歐成炯
貴州省荔波高級中學
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更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然而在教學實際中,普遍存在“書本上講實驗”“黑板上開機器”現象,對物理實驗教學不夠重視,為此,筆者就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談以下幾點看法:
在物理實驗活動中,學習方式應該多樣化,單一、被動的實驗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須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問題性、探索性和應用性。讓學生成為實驗活動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實驗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講授者和示范者。基于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實驗,這些形式可以選擇,各有側重。活動過程特別強調的是學生實驗的主動性,教師的作用是對學生在實驗中困難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一是自主活動。通過學生自覺地參與實驗活動,確定實驗目標,制定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方法,監控實驗過程,評價實驗結果,從而完成實驗任務。活動過程特別強調的是學生實驗的主動性,教師的作用是對學生實驗的困難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二是合作學習。合作與交流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促進理解,提高能力,增長才干,形成學習團隊,對學生的發展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是實驗設計。以物理實驗為基礎是中學階段物理的特點之一。
高中物理課中幾乎所有的實驗都需一定量器材,而實驗目的及原理又決定著器材的選擇。物理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分析實驗器材與實驗目的和原理的必然聯系,分清為什么要選用這些器材。把實驗所需的知識點有機聯系在一起,從物理實驗一開始就啟發學生思考這些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手腦并用,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能力。如忽視強調實驗目的和原理與實驗器材的必然關系,則實驗一開始就會顯得松散甚至分離,容易使學生感到茫然,導致學生繼續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受挫,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要“輕知識、重方法;輕結論、重過程”,更應當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物理實驗教學,在創設學習環境和培養學生認知能力中起著重要作用。實驗以直觀具體、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新奇、有趣的實驗可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課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增加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能體會到“發現”和“獲得成功”的快樂。在實驗中,學生的認知心理得到發展,學生的判斷能力,手腦并用能力,全面細致地分析,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實驗技能得到發展。在實驗中同學之間配合、討論、爭議、融合,因此可以鍛煉學生的勇氣、信心、意志等。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重視過程性評價,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學會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最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古今中外的科學家都是品質優秀、意志頑強,可以說意志品質、情感態度往往比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學生意志和情感的培養。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語言、行為、情緒情感的發展變化,在實驗中和實驗后要適時對其進行總結和評價。
要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必須開辟新的物理實驗教學的途徑,將課外活動納入實驗教學的范圍中。可見,在物理教學規律的指導下,將實驗教學引入到課外活動中,并且在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能后,應按統一計劃,組織好課外活動,配合課堂物理實驗教學,精心設計課外活動的內容,建立物理活動小組,安排好輔導老師,以保證課外活動優質化、制度化、常態化,這樣把課內和課外內容銜接好,課內課外就能相互補充。
在當前素質教育中,加強實驗教學已經成為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在自己的物理教學中充分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只有切實搞好物理實驗教學,才能在物理教學這一廣闊的天地中,造就出一批具有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