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長毅
河北省館陶縣第一中學
思想政治課教學以教學過程“五要素說”分析而論,包括“政治教師”——“學生”——“政治教材”——“教學手段”——“師生的道德心理氛圍”五大要素。教學過程的“五要素說”雖然不是最為科學的教學論觀點,但它所揭示的教學同師生的道德心理相關理論是難能可貴的。縱觀當令思想政治課教學,不難發現這樣一條“規律”,即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成敗、效益高低、價值的大小雖受制于各種原因,但它同教學師生的心理狀態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師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益于思想政治課教學取得成功,獲得高效益,索得最大價值。本文試就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心理誤區作一剖析并就其跨越走向談些粗淺之見,以達拋磚引玉之目的。
(1)要變教學目標設計的“片面性”為“全面性”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心理誤區之一,就是做為施教主體的政治教師在教學目標追求上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學生的“考分”,反映出教學目標的“片面性”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是多方向的、深層次的,整體性的。 在這一過程中,完美的課堂教學整體目標,應該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前蘇聯著名教學論專家贊科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獲得知識,同時要得到一般發展。
限于智力開發顯然是不夠的,特別是對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務的思想政治課更是如此。事實上,政治課教學如果在目標上存在“單一性”“低標準”“小范圍”,就自然地捆住教師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學思路,就會阻礙學生各方面能力和個性心理的發展。為此,思想政治課教學在目標上應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
政治教師要在每堂課教學中想方設法努力讓學生的知識、能力、覺悟和心理素質水平得到提高;“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壓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學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2)要變教學心理氛圍的“逆反性”為“相容性”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心理誤區之二就是存在“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不僅存在于學生之中,而且在政治教師中也存在。教師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為教師對其職業、專業的不順心;對教材“多變性”的反感;對教材理論與實際“差距”的茫然;對高考教學難度提高的困惑;對政治教師言行特殊要求的潛在壓力等。
學生的逆反心理主要又表現為對一些枯燥教材內容的乏味;對社會存在輕視政治科現象的認同;對為應試而大量背誦的厭倦;對教順簡單古板教學的失落感;對教師言行不合“理論要求”的不滿;對教師教育要求的直接或間接抵觸等等。上述師生逆反心理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思想政治課教學成功的取得。為此,變師生對教學的“逆反性”為“相容性”就成為政治教師自我提高的一個客觀要求。
(3)要變教學中師生交往的“單向性”為“多項性”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心理誤區之三就是教學中的“民主”、“平等”、“和諧”。師生教學的交往相當一部分處于 “單向性”、“一言堂”。這種單向性突出的表現為兩大方面:一是課堂教學由教師一灌到底,來不得學生的應有活動;二是教師聽不進學生獨立的、有益的、新穎的思想認識和觀點看法,教師表現出對教材內容理解的絕對權威,教師沒有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常常只是搞演說、發指令、提要求、查結果的監督人,以教師的“一言”“一行”淹沒了活躍的學生思想和聰明才智。從心理學角度上講,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在認識、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過程。認識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鳴和意志信心方向的相鼓勵就能更好的取得教學上的成功。
(4)變教學情感的“消極性”為“積極性”思想政治課教學心理誤區之四,就是學生對政治課教學的“冷漠”,缺乏應有的學習愉悅與激情,表現為情感的“消極性”。這種消極性導致了教師上起課來“沒勁”,學生學起課來“乏力”,教學空氣沉悶,學生學習欲望低落,教學效果差。眾所周知,思想政治課自身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許多理論的闡述,本身就較為枯躁,為此,如果不消除學生情感上的“消極性”,實現朝“積極性”轉化,必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自身對馬列主義的篤信程度,對政治理論傳授熱情的高低,以及對政治課教學技巧的掌握駕馭水平直接牽動著學生的情感。政治教師若能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真理性,熱情飽滿地投入課堂,具有嫻熟的藝術教學手段,就會激發學生對學生政治理論的強烈需求,產生對政治課的教學的興趣、愉快、滿意、歡樂等積極的教學情感,這種情感正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獲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列寧同志也曾指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就是要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情感。為此,學生消極情感務必消除,積極情感一定要培養,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有一位教育者說得好:“每一個干練的教師,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從事于教學,猶如高手操琴一樣。他和緩地觸動人類思想感情上琴弦,刺激之,安慰之,興奮之,鼓勵之。”思想政治課教學若能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也有情趣、道德的熏陶,又有藝術的感染,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美的享受,讓學生的心靈和情感都得到升華,那么這樣的教學一定取得理想的成效。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心理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教學心理誤區值得人們深刻反思。政治教師要有意識的應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于教學活動之中,努力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跨越心理誤區,使思想政治課教學實現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