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
武夷山市實驗幼兒園
鄉土資源主要指幼兒園所在社區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鄉土地理、民風習俗,生產和生活經驗等。
我園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有美麗的九曲溪、天游峰、一線天、曬布巖、鷹嘴巖等等,有茶文化,還有具有本地特色的武夷山小吃等等,都是本園豐富的鄉土資源。我園因地制宜該園充分挖掘、利用這些充滿魅力的鄉土資源,讓它們走近孩子的視野,走近孩子的生活,走近孩子的課堂,很好地促進了幼兒全面發展,發揮了鄉土資源的教益。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她的教益無窮無盡。”經過調查、實踐發現我園大力提倡用鄉土資源來教育孩子。這些鄉土資源來源于幼兒所生存的環境,是幼兒所熟悉的、所樂意接受的事物,在此基礎上對幼兒進行本土化教育,更能萌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是很有必要的。
1.在現實生活中感受鄉土氣息。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充分發揮本地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帶領幼兒走入自然,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它不但能開闊幼兒的視野,解放幼兒的時間、空間,還能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大自然中釋放情懷、尋求大自然的奧秘。因此,我們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帶領幼兒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從而培養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大自然是生動的課堂,充滿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孩子們樂于學習,易于接受,是我們容易攝取的豐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于什么都很陌生,我會教幼兒念武夷兒歌, 如,《麻糍果》、《武夷巖茶》、《我說武夷好》、《美麗的武夷》等等,還會給幼兒講講武夷山的故事,讓幼兒了解與幼兒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減少并消除幼兒對陌生環境的抗拒,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隨著幼兒對武夷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我還給幼兒上了《武夷文化》園本課程的課,讓幼兒通過這些園本課程讓幼兒對武夷文化有一個系統完整的認識;還增設了武夷文化的區角,在區角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設契機,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讓幼兒人人動手動腦,發展幼兒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幼兒園還請家長在周末時帶著幼兒到茶博園、武夷宮、下梅村等等景點去走走看看,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武夷山的生活。這些美麗景色不僅會陶冶孩子們的情操,還會增長了孩子們的見識,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
2.利用鄉土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綱要》對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創設提出要求,強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我園將鄉土資源的運用遍及到整個幼兒園,走到每個班級,不管是區角還是環境布置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武夷文化氣息,還有值得一談的便是角色游戲室,一進角色游戲室便能覺察到武夷的味道,“清明果”“發糕”“印糕子”等等特色小吃,都是幼兒日常生活經常接觸的;有各式各樣反映武夷山熱鬧的氣氛如柴頭會、蠟燭會等、還有幼兒生活場景等,無不體現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活動中對鄉土資源的挖掘和運用。環境創設是幼兒園無形的教育資源,巧妙地將鄉土資源結合在環境創設中,利用環境進行教育成為我園幼兒教育的一個特色。
3.圍繞鄉土資源,形成園本課程體系。我園將游戲貫穿于教育活動中,游戲離開了幼兒的實際生活便成了一種擺設,只有努力挖掘鄉土資源的潛在教育價值,圍繞幼兒所處環境,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園本課程,讓教學活動延伸到自然、社會、家庭中去,提升幼兒已有經驗,才能真正讓幼兒獲得自主愉悅的發展。
我園精選了貼近幼兒現實生活,有濃郁地方特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鄉土資源,設計了系列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活動,這一系列特色園本課程的設計和開展對統編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補充,因地制宜,增添了教學活力。
鄉土資源源于孩子們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周圍現實世界,多是幼兒所熟悉、所樂意接受的事物,一提起來就如身臨其境,在此基礎上對幼兒進行本土化教育,更能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武夷山的情感。
1.豐富課程內容。我園始終貫徹新《綱要》精神,實行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中實現鄉土資源潛在的教育價值。這些活動源于幼兒的興趣,在幼兒主動、積極的探究中發展,在教師的引導中深入。教師們具有教育觀念,將鄉土資源融入園本課程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挖掘本鄉本土的優越教育資源,悠久的歷史文化,淳樸的民間游戲,使鄉土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讓孩子在充滿快樂與探索的自然環境中發揮潛能,鄉土教育課程的實施不僅豐富了課程內容,也增添了教學活力。
2.在創造中進步。利用鄉土資源展開的活動,它是書本所沒法代替的活教材,不但增進了幼兒良好行為品質的構成,豐富了幼兒的知識,增進了幼兒的智力和社會性地發展;還培養了幼兒愛故鄉、愛祖國的情感,真正起到了增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作用。
以鄉土資源為主題的園本課程體系不僅在對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使教師從原本的教材“執行者”變成了教材的“研究者”、“創造者”,轉變了陳舊的教育觀念,提高了教學能力與自身素質,實現了教學與研究、教育與學習的一體化。
教師們要增強創新意識,因地制宜,挖掘幼兒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將鄉土資源運用到幼兒園教育中,讓鄉土資源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