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林
邢臺縣宋家莊鄉中心學校
數學競賽是多年來數學教學中的一大特色內容,但由于前些年類似“消滅奧數”和“徹底減負”口號的提出,在目前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下,一直沒有被當作一個重要的部分重視起來。其實,只要掌握好日常的數學學習與數學競賽之間的關系,擺正數學競賽的位置,就不會出現過去那種讓數學競賽變成學生學習的負擔的情況。恰恰相反的是,適當的數學競賽與素質教育并不互相矛盾,反而十分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小學數學競賽活動的育人功能決定了它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數學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這也就是說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現代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迫切需要提高全體國民的數學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的學生做到全面發展,然而在科學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僅靠書本上能夠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許多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今天的社會,需要的是有較強的綜合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這需要我們的學生不僅僅對課本只是單純的記憶,更應該從平時的學習中提煉出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重視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綜合性學習的實踐,將學科內部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進行整合。
數學競賽,就是一個為提高學生們數學能力而準備的機會,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學數學中的數學競賽,把握好競賽與日常學習之間的距離,在不過多的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將數學競賽變為一種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數學這門學科,因自身特殊的學習性質與知識接收特色,所以擁有著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這一方法我們常稱它為“數學教學模式”。在如今日常的數學教學實踐環節中,教師們都在尋找各自教學方法,來盡可能的在有限學習時間里,實現教學目標完成的最大化。數學教學雖然要以課本為大綱以及核心,但這并不代表數學學習所涵蓋的知識面僅限于教材,而且數學教學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公式與定理。
數學競賽就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數學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的方法。由于數學學習的形式靈活多變,所以調動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要求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填鴨式”的只講不用的授課模式,帶領學生把數學學出興趣,在數學的競賽中不斷發散思維鍛煉思考問題的能力。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數學的學習也是如此,在鼓勵學生參加競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首先在日常學習中打好數學知識的基礎。數學競賽雖然是在日常學習的知識基礎上的拔高,難于基礎卻又立足于基礎,因此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也是展開競賽的前提與關鍵之一。
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較其他學科來說更具有開放性和發散性,每一單元的學習內容看似沒有什么緊密的聯系,實際上它們之間有著遞進和互為工具的關系,比如分數的加減乘除法和方程式與應用題之間,哪一個部分學不好,都會影響整體的數學解題能力的發揮。因此教師們應該帶領學生們打好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談綜合運用為主的競賽學習與指導。
(1)培養思維靈活性。數學思維的靈活性主要是指在數學解題中可以通過不同方向以及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具有發散性的特征。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一題多變以及一題多解等方式來培養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我國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講過“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不局限于固定的格式與不變的形式。
(2)培養思維深刻性。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就是指培養學生分析具體問題的實質能力,能夠使學生透過復雜的現象觀察到事物的本質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師應該時刻傳授競賽的思想與思維方式,而不僅僅只局限于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人員,我們要把競賽教育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建立競賽數學的思維模式,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深刻性。
(3)培養思維敏捷性。敏捷性顧名思義是思維的快速與迅捷。在數學競賽中,學生的做題時間是有限的,學生不得不在思考上減少時間。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通常可以縮短運算時間與推理過程,如果熟練甚至可以直接得出結果。思維的快速敏捷性給學生今后的發展會帶來更大的幫助。
(4)培養思維獨創性。數學思維的獨創性是指學生富于聯想和想象,能夠對自己提出問題,并且可以進行立的探索和思考,對于新問題和一些定理法則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創新能力是我們國家所欠缺的,創新思維一直是我們國民的弱點,因此我們必須進行這方面的人才培養,以實現中國夢。
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觀念中對于數學競賽的偏見,處理好日常教學與數學競賽之間的關系,實現利用數學競賽達到素質教育的效果。我們要重新衡量自身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態度,適當開展數學競賽,讓學生們不再聞數學色變,調動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培育真正適應當代社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