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燕
(欽州學院 陶設與設計學院,廣西 欽州 535011)
蒂姆·波頓是當代好萊塢最具創新意識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充滿浪漫而詭異的哥特風情,尤其是他的極具個人風格的視覺造型語言,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著超越故事文本的視覺審美價值。如果說蒂姆·波頓的早期作品是當代哥特電影的典型代表,如《剪刀手愛德華》和《理發師陶德》,那么他在2010年的《愛麗絲漫游仙境》開始則逐漸變得更加商業化,逐漸在另類恐怖美學與大眾審美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故事文本固然重要,但是對于蒂姆·波頓來說更重要的是電影的視覺空間的打造,視覺影像能夠產生故事文本之外的審美趣味以及審美價值。奇幻電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Miss
Peregrine
'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根據蘭薩姆·里格斯的奇幻小說《怪屋女孩》改編而成,影片本身就有著非常堅實的故事文本基礎,導演蒂姆·波頓充分發揮視覺影像創作才能,構筑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天馬行空的視覺空間,視覺影像的敘事功能與審美功能在該片當中占有相當大的功能比重。同時,導演蒂姆·波頓巧妙地通過不同的視覺空間表達更具張力的情感,以及表達超越文本內容之外的隱喻內容,使《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視覺空間美學富有層次,值得深入探究。蒂姆·波頓的電影語言與哥特文化相融合,最終形成了他的無與倫比的哥特電影美學。蒂姆·波頓的電影作品無論是故事本身抑或是視覺形象都是典型的黑暗色調,其中既有死亡與怪誕的恐怖氛圍,也有超越肉體的精神層面的純真情感,還有華麗、浪漫而頹廢的服裝、場景等視覺影像,蒂姆·波頓的電影藝術是深受哥特文化浸潤的復合體,一方面讓人抗拒他的恐怖與詭異,另一方面又被其獨特的美學風格深深吸引。
雖然《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從淺表層面來看是一部給兒童觀看的黑色童話,但影片無論是故事內容還是視覺空間都有著豐富的隱喻內涵,具有成年人多重角度深入解讀的維度和深度。蒂姆·波頓沒有延續早期作品完全的黑暗風格,而是靈活地將恐怖元素摻入影片當中,用一種更為融合的方式處理影片的視覺空間。從兒童的角度看,影片有精靈古怪的人物和新奇的冒險故事;從成人的角度看,影片則是一個黑色風格的寓言故事,其中有反戰思想,也有諷刺成人世界對兒童獨特個性的消磨與碾壓。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當中,蒂姆·波頓依然將視覺空間作為營造氣氛、輔助敘事和表達情緒的關鍵,影片當中出現的任何場景都不是隨意安排的,而是有著獨具匠心的創意存在。影片的開放式外部空間包括自然空間和人造空間。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自然空間一方面表現著未知帶來的恐懼感,一方面又代表著未知帶來的驚喜。影片的片頭和片尾都展示了大量有特異功能的兒童照片,為影片奠定了一個具有紀實感的敘事基調,基于蘭薩姆·里格斯的小說原著,在自然空間的設定上主要集中在威爾士附近的一個小島,打造一個相對獨立于現實世界的孤島空間,也能順其自然地推進影片的世界觀。大海代表著無窮無盡的包容,也代表著深不見底的未知,大海的神秘與包容,孤島的與世隔絕,都讓城堡孤兒院、異能者、時空回廊等設定變得真實可信。杰克在父親的陪伴下遠渡重洋來到神秘的小島,當他們在航向小島時,偶然見到空中飛翔著一只游隼,杰克認為它就可能是兒童之家的校長佩格林小姐,向空中的游隼大聲自我介紹,而畫面背后是一望無盡的深藍色的大海,灰蒙蒙的天空云層壓得很低,整個視覺空間呈現出詭異的氛圍,預示著杰克父子的小島之行必定充滿未知的驚奇體驗。
大海這一具有豐富含義的視覺空間符號在影片中不斷出現,無論是影片開始處的加州海岸,還是兒童之家所在小島周圍的無邊大海,抑或是佩格林小姐創造的時光圈慘遭破壞之后,兒童之家的孤兒們流落在英國附近的海域,大海能夠沖刷掉一切痕跡,能夠包容一切,同時又代表了未知的征途。導演蒂姆·波頓將海洋等自然空間納入影片的視覺空間當中,輔助完成了這個故事的世界觀的構建,當人們試圖尋找異能者存在的真實性時,藏匿在世界各地的時光圈,漂流在大海上的巨輪,自然的未知性為故事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性。
除了大自然組成的視覺空間之外,蒂姆·波頓還用人工創造的外部空間輔助構建了影片的奇幻美學。例如,兒童之家所在的城堡前方有一片花園,當中佇立的異想天開的植物雕塑,甚至與蒂姆·波頓的早期作品《剪刀手愛德華》中的場景相一致,這不僅是蒂姆·波頓藝術情懷的體現,也用類似的場景表現了兒童之家的純真和美好,這里包容著孩子們的特殊能力和異想天開。
從視覺感官上來說,封閉的空間往往是私密的、壓抑的,在相對封閉的視覺空間當中,人物的情緒會被放大,進而產生具有張力的戲劇效果。蒂姆·波頓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當中,對于封閉空間的視覺呈現,盡可能地讓色彩單一化、簡單化,甚至調整畫面的色彩明度和色相,制造壓抑而封閉的私密感,很多時候也是在封閉空間內營造恐怖氛圍。
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情節設定上,世界上所有的時光圈都有一個特定的隱蔽入口,可能是一個山洞,可能是游樂場的鬼屋,也可能是一個衛生間,唯有穿越過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才能到達另一處豁然開朗的新世界。當杰克在兒童之家的遺址遇見艾瑪時,室外光線透過破敗的墻壁投射進來,打出艾瑪的身體輪廓,透過幽暗的走廊,杰克并不能看清艾瑪的全貌,相對封閉的室內空間將杰克的恐懼感放大,于是他拼命想要逃出這個“鬧鬼的兒童之家”。接著,撞暈后在海灘邊醒來的杰克見到了爺爺口中的兒童之家的成員,跟隨他們走進了時光圈的入口——海灘邊的巖洞,此時畫面中的巖洞透著微弱的光線,整個畫面呈現出低對比度、低飽和度的狀態,表現出明顯的顆粒感,當杰克轉身看到幾個故事中的人物“真實地”站在自己面前時,封閉空間的壓抑感再次將恐怖氣氛放大到極致,杰克頭也不回地逃出了巖洞,而他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了佩格林小姐創造的時光圈當中。蒂姆·波頓利用封閉空間帶給觀眾的視覺體驗和心理體驗,巧妙地實現了敘事情節的轉折與推進,讓觀眾在視覺空間的變化上體會情緒的變化。
同時,封閉空間的視覺打造也成為蒂姆·波頓營造恐怖氛圍的途徑,而歸根究底,恐怖氛圍的營造又得益于畫面色彩的調配產生的藝術效果。蒂姆·波頓將恐怖情緒注入一個個黑暗的封閉空間當中,例如能夠利用心臟操控玩偶的伊諾克在跟杰克展示自己的異能時,整個場景集中在伊諾克的實驗室當中,黑暗逼仄的房間內幾乎被裝著各種動物心臟的瓶瓶罐罐擠滿,工作臺上是兩個面目恐怖、用廢物拼湊成身體的玩偶,在伊諾克的心臟植入后,兩個面目猙獰的恐怖玩偶開始了血腥的廝殺。蒂姆·波頓用封閉的室內空間承載了伊諾克令人發指的恐怖異能,低飽和度的畫面,從窗外投射進來的微弱光線,都表現了伊諾克內心黑暗的一面。尤其是在表現兩個玩偶廝殺時,畫面轉成大特寫式的近景,呈現出黑白色調,完美地烘托了這個場景的恐怖詭異的氛圍。
由此看出,蒂姆·波頓十分善用封閉空間給予觀眾的壓抑感,并在視覺空間的色彩處理上加強壓抑感之外的神秘感和詭異氛圍。在畫面進入相對封閉的視覺空間當中以后,觀眾的情緒也會隨之緊張起來,蒂姆·波頓用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恐怖情節激發著觀眾的腎上腺素,完成豐富的感官體驗。
縱覽蒂姆·波頓的所有電影作品,都離不開一個“怪”字,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美術設計的怪誕共同構成了蒂姆·波頓的電影美學。但是,他的電影人物在表面怪誕之下,都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靈,外表與內在的矛盾沖突是蒂姆·波頓電影的核心魅力所在——他常常是在這種矛盾沖突中審判人性、批判社會。無論是《剪刀手愛德華》當中的機器人愛德華,還是《僵尸新娘》中等待丈夫和真愛到來的僵尸新娘,蒂姆·波頓都在用顛覆世人正常邏輯的思維方式塑造人物、創造影像。
雖然《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在推向商業電影市場時是定位給兒童觀看的黑色童話,但是從成人角度來看,影片無疑是一部反戰意味強烈、極具現實審判精神的作品,影片的反戰思想和批判現實意識早已融入了故事內容當中,也轉化為影片時時刻刻出現的視覺符號。
從小說《怪屋女孩》到《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故事都是毫無疑問以二戰為背景進行敘事的,然而人們對于異能者的排斥和否定、虛空怪物對時鳥和異能兒童的追殺,都能與現實社會中成人對具有獨特個性和能力的兒童的否定,以及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對于猶太人的屠殺相呼應。因此,我們更可以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看作是蒂姆·波頓用冒險故事的外衣包裹著歷史敘事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作品。影片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觀眾故事的戰爭背景。例如,當杰克從時光圈入口跑出來,企圖回到自己認為最安全的旅館房間時,卻發現環境已經面目全非,杰克入住的旅館變成了小酒館,酒館老板將杰克認作間諜。
影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更多的是將二戰元素轉化為視覺符號融入電影當中。影片片頭中出現的白色花朵轉瞬化作一朵蘑菇云;佩格林小姐在重置時光圈時,與異能兒童們一起戴上的防毒面具;重置時光圈時天空飛過的德軍飛機,以及那顆伴隨著歡快音樂緩緩落下的標有納粹符號的炸彈;邪惡的科學家巴倫與同僚們企圖獲得永生能力時戴上的防毒面具,等等。在真實世界當中,兒童之家已經在德軍的炸彈中化為一片廢墟,而在佩格林小姐創造的時光圈中幸免于難。這種情節的設定中,既有戰爭帶來的恐懼與憤怒,也有幻想世界帶給人們的片刻安慰,正如同佩格林小姐和孩子們戴著二戰的防毒面具仰望天空,隨著歡快音樂的播放等待德軍飛機的到來、等待那顆摧毀一切的炸彈的投放,視覺上的戲劇沖突制造了強烈的情感張力,反戰主題呼之欲出。
在影片結尾,杰克帶領異能兒童終于戰勝了巴倫和虛空怪獸,成功救出了佩格林小姐,然而戰爭已經奪走了他們的兒童之家和賴以生存的時光圈,他們只能在海上無止境地漂流。他們駕駛著那艘從海底打撈上來的銹跡斑斑的沉船,一望無盡的大海在畫面當中徐徐展開,隱喻著他們未來即將面對的未知與挑戰,但更多的是逃避人群的活下去的希望。
總之,蒂姆·波頓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當中延續了他一貫的哥特美學風格,但是這一次顯得更為收斂、更加商業化,從人物形象到場景設計都沒有過分怪誕的恐怖感,整體上呈現出更為融合和中庸的美學風格。然而在影片當中,蒂姆·波頓依然在視覺空間的構建上匠心獨具,巧妙地構建了外部自然空間、外部人造空間、封閉空間和隱喻空間,從不同的視覺形式上輔助推進敘事,或美好、或奇幻、或恐怖等多種情緒直觀地透過視覺空間表現出來,我們能夠感受到蒂姆·波頓在電影造型設計與電影美術設計上的獨到見解,只不過所有的視覺影像并不是單純為了提供給觀眾感官體驗而存在,在美學表達與主題表述上具有更多元化的解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