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教育學院
科學技術的進步將全世界各地人們都聯系在一起,讓社會中各種各樣的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都互相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個逐漸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沖擊了人們的思想,影響了人們價值觀的判斷,所以如果不良的氛圍太過濃厚,學生的判斷又容易受到影響,這對社會的發展就很不利。所以說要強化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師的水平,讓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良好的環境是培養良好品格的重要前提之一。古有“孟母三遷”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樣,想要做好這個工作,首先就要對“環境”這一詞有深刻的認識。百度百科“環境”一詞的解釋是可以直接、間接對人的生活和發展產生影響的自然和社會因素總和。所以現在很多人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理解很狹義,其實不然,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外部綜合情況的環繞;二是以人為基礎,強調事物的獨立性和包容性。針對目前高校的教育情況,學界普遍將其定義為對學生品德和道德觀形成、綜合能力和素養產生影響的自然與社會因素的綜合。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都是在一定環境下形成的,并受到環境的制約和客觀事實的影響。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是和人的物質活動、經歷的事件、受到的教育直接相關的。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主體,所以說要將學生視為主題,努力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并且提高學生的地位,深刻研究大學生的心理思想和社會政治氛圍等等多種情況。這樣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給思想政治課堂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根據調查顯示,我國高校的學生思想樂觀、開朗,對國家充滿信心,表現出良好的道德觀和較強的責任感,愿意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有較高的政治覺悟。雖然調查的結果大好,但也該清楚的認識到,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們的思想上、觀念上變化飛速,多重多樣。有的學生無法適應這種高速發展,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缺乏自信,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盛行,倦怠感和厭倦感增強,缺乏集體榮譽感,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并且隨著學業的增重,就業競爭壓力日益嚴重,身體缺少鍛煉,在生理上體質虛弱,在心理上,容易滋生一些邪惡的想法,承受能力降低。這種快速變化的大環境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必然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滿足不了學生的心理需求。這種傳統的教學忽視了接受教育的主題,沒有注意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但更嚴重的情況是,現在西方國家的文化對我國學生和青少年群體的思想和內心世界沖擊很大,某些西方國家采用的文化入侵方式還很隱蔽,再加上處在這一階段的人思想還不堅固,容易動搖,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們產生了親西式思想,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及其不利。
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產生動搖。改革開放這些年來我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經濟也飛速發展,GDP增長全球領跑,但是經濟超高速發展也留下了許多問題。首先產業結構不平衡,近年來,產業結構的調整給畢業大學生帶來不小的沖擊。這些問題反映到社會中、現實中就直接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嚴重影響,例如今年來不少有人吹捧的“讀書無用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全球互聯的時代,新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所以,在這種信息爆炸的狀況下,社會朝向多元化發展,催生了許多思想浪潮。這種變化不能全說是不好的,但是在目前的狀況下來看,帶來的弊大于利。面對新的知識和文化,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盤接受。大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和傳承者,對各式社會文化的敏感度較高,所以說就更容易受到誘惑。從這方面講,多元化社會帶來的壞處遠遠超過好處,這需要引起人們的警惕。除了這些精神層面上的不足,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也未能滿足現在的教育要求。一些高校不能很好把握高校運行規律,建立的制度不完善,導致教育工作難以開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率。另外,有些學校的教師隊伍教學水平不夠高,無法滿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都無法滿足本職工作的要求,對大學生思想狀態缺乏深入的了解,沒有實效性。這也是很嚴重的問題。
開展宣傳工作能夠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知名度,讓人們更好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大學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的明確其工作內容,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并注重社會典論作用,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指導思想,注重宣傳工作的實效性,通過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和信息,發揚我國時代的創新精神,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其中。同時要注重宣傳隊伍建設和宣傳方式的創新,建立以學校黨委為領導的制度保障,讓大學黨委書記牽頭,高校各部門合理分工配合。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載體是拓寬教育途徑、優化教育手段的重要舉措,例如,可以舉行大學生文化節,以此為媒介,進而輻射和影響社會,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思想政治工作要與社會接軌,讓課堂走近生活,廣泛建立大學—社會的信息平臺,幫助同學判斷信息的好壞。同時,深化校園活動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傳統節日活動。辦好傳統節日的宣傳工作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屬于我國自己的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豪感,讓學生擺脫西方文化的束縛,建立屬于我國的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在實踐中增長見識,了解國情,老師在后續工作中還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再進一步指導,讓學生承擔起社會責任感。線上,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各高校就更要充分利用,用其優勢引導社會輿論。
首先從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上看,學生和老師要處于和諧平等的生態環境之下。師生關系應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諧生態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聽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對老師才會信任。老師在教學中要多引導,扮演一個引路人的身份,通過提示讓學生自己判斷什么才是正確的,這樣學生印象才會深刻。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能從學生上學到許多東西,可以說是雙方同時受益。學校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培養一只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定期組織關于新技術、新思想的教育培訓,提升教育者的分析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健全教學制度,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以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堂大綱為指導方向,在此基礎上,完善課堂的秩序,杜絕不良的課堂風氣。在教學手段上,可以考慮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列舉出許多教學案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教學環境,把學生的組織紀律、行為準則放到首要位置,牢固樹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優化教育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調整大學網絡的發展方向,建立學校自己的廣播電臺和校園報,堅決抵制不良作風和習慣,從正面引導學生思想。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環境內涵,讓人們對其有一定了解;然后介紹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讓人們知道現在教育的不足;分析了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深刻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問題,提出了兩個主要的解決方案。通過上述論述,可以看出,想要提升我國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需要長時間、大力資金的投入,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的教育工作有一個質的提升。面對新時代的困難,需要不努力,攻堅克難,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經濟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