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陶立
河北省館陶縣馬頭中學
創新能力是最高層次的能力,是21世紀人才的核心品質。寫作作為最具個性特征的精神活動,為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而在作文訓練中積極運用創造性思維是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那么如何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充分展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呢?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要求重新組織概念,以便產生某種新的東西。創造性思維不同于一般思維,其主要特征是發散性,那么什么是發散思維呢?發散思維是根據已有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以尋找多種答案的思維方式。那么,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呢?
在審題時運用發散思維,開拓寫作思路。如有些作文的題目往往以詞的形式出現,題目涵蓋的內容非常寬泛,學生在寫作時往往不易把握,這時如果運用發散思維來審題,寫作時便能豁然開朗。我們可以給這些題目加上一些條件進行限制,其內容就能更明顯、更具體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能很好地把握要寫的內容。比如《園丁》可變為“城市的美容師——園丁”“辛勤培養祖國花朵的園丁——老師”“園丁頌——記我的老師二三事”;又如,“春天”可變為 “藝術的春天”“科學的春天”“春天——播種的季節”“充滿希望的季節——春天”等,這樣,每個題目的外延更小,主題更明確,不至于太過寬泛而令人無從下手。
在立意時運用發散思維,使立意鮮明而新穎。我曾給學生提供了一則眾所周知的寓言《濫竽充數》,讓學生根據這則寓言的內容暢想立意,學生積極思考,從不同角的度提出了幾個論點:A.濫竽能夠充數,聯想到官僚主義是產生南郭先生之流的土壤;B.從南郭先生冒充內行最終露出馬腳,可以聯想到不論學習或者辦事,不能不懂裝懂、弄虛作假,而應扎扎實實,虛心求教,掌握真本領;C.從南郭先生最終落荒而逃的可悲下場,可以聯想到人貴有自知之明等。
在作文的形式和寫法上運用發散思維。在寫作過程中,很多學生習慣寫記敘文,通過寫人、記事來表達中心,抒發感情,其實,對于同一主題的作文來說,如果能注意形式的變化、敘事手法的變化,也會使文章增色不少。比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感受親情》的文章,很多學生都選取了生活中的一件事,并通過親人對自己的關心寫出了自己對親情的感受,是典型的記敘文。但有個學生采用書信體,傾訴了對母親的一片深情,讓人讀來感覺真實而親切。有個學生采用小標題的形式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自己體驗到的親情,不僅形式新穎,而且將親情具體化。在寫作文時,大膽嘗試不同的作文形式和寫法,可以使文章新穎獨特。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運用同向思維(即一種定式)方式,使學生思想僵化,不敢創新,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寫教師必定是深夜工作,帶病上課,兒子有病不能回家照顧;寫新年必定是放鞭炮、吃餃子、走親訪友,這些已經成為學生寫作文的主要內容和程式。倡導求異思維,就是要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擺脫思維定勢的束縛,從不尋常的獨特視角來思考問題,“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習作。那么,在寫作時,怎樣運用求異思維呢?
順向思考,辯證求異。在寫作中,作者對已有的定論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正是使文章出新的途徑之一。比如“勤學苦練”“苦練”早成思維定勢,倘能化“苦練”為“巧練”,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把自我從巨大的精神壓力下解脫出來豈不更好?人們常說逆境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倘能看出“順境更容易讓人脫穎而出”豈不同樣難能可貴?對“開卷有益”這個觀點,初看似乎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但是如果從舊的思維定勢中跳出來,再深入思考這樣的問題:開卷一定有益嗎?開什么卷才有益?開哪些卷沒有益?怎樣開卷才有益?在似乎無疑問處發掘問題,并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便可得出較有新意的見解。
逆向思考,反面求異。所謂逆向思維,即克服思維定勢,從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思索,從而顯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維具有挑戰性,運用得好常常能出奇制勝。“反彈”就是逆向思維在寫作中的運用。“反彈”就是從某觀點的對立角度去確立新觀點,去闡發新見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形式和結果,是經過多種多樣方法的求異后,最終確定了朝原來的信息相反(或相對)的方向發展的一種表現。在寫作時運用“反彈”,文章會有新的意境,發人深省。
比如過去人們一直把“管寧割席”作為不慕虛榮、不貪金錢的高貴品質來大加贊賞,而有一個學生則運用求異法寫了一篇《從“管寧割席”說開去》,從另一個角度指出管寧應該積極幫助有缺點和錯誤的朋友,提高其思想認識,而不應該“一刀兩段”。文章別出心裁,很有新意。又如“這山望著那山高”,本來含有貶義,是指責那些見異思遷、朝三暮四的人,有一位學生卻敢于從新的角度進行質疑:難道“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對嗎?人類不就是因為不滿足而不斷攀登才進步的嗎?由此進行逆向思維,他以“把眼光投向高山”為題寫了一篇議論文,文中對此話賦予了新意,贊揚了不斷進取的精神,并以魯迅棄醫從文、馮驥才棄球習文為例,論證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使文章具有了時代新意。
教育家指出,創造就是斗爭。展開創造思維的翅膀,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首先要敢于與思維定勢做斗爭。在寫作時,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多多運用發散思維、求異思維、收斂思維,那么,堅持一段時間,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寫作水平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