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云
江西省進賢二中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語文教師有重閱讀輕寫作的傾向,他們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傾注在閱讀教學中,視作文教學為業余,把作文課上成教讀課,即使上作文課也是盲目隨意,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常常成為一句空話。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巨。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筆者試圖有所突破,做了以下探索。
在當前語文作文教學中,有這兩種常見的錯誤思想主宰了語文寫作教學,一種是應試教育,一種則是素質教育。應試教育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高考的評分標準為準則對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為學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優異成績奠定基礎。素質教育則倡導學生丟開考試的“枷鎖”,提倡學生自由寫作,打破傳統的作文模式,培養學生真正的寫作能力。這兩種思想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有著極大的影響,使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形成兩種差距很大的教學模式。
這兩種教學模式一種是機械的寫作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始終與傳統寫作教學相符合,一味要求學生按照嚴格的作文模式寫作,機械化地讓學生寫議論文、記述文或說明文。議論文的寫作永遠是一些大眾觀點,通過舉一些常見的名人名事來做自己的論據,永遠是“頭小,肚子大,腿短”的文章結構,毫無創新。記敘文則是通過一些常見的事跡,表達自己對祖國、父母、朋友的深切感情,甚至對于同一件事,大家都表達出歌頌或者排斥的情感,學生的情感完全是機械式的。這種教學模式下的作文,并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反而會使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排斥心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約束,不利于高中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也不能完成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任務。
而另一種則是自由的寫作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美其名曰為素質教育。可是,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自身條件,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是培養作家,僅僅是讓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表述變成書面形式。使用這種教學方式,也忽視了學生的真正訴求,學生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要求是熟練使用書面形式表達情感的同時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在這種相對的自由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水平不能及時得到提高,面對考試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對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教師應針對不同類型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突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盡量讓學生更形象更客觀的去感受身邊的生活,引導學生思考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否定那種向文章套用現成的模式,忽視從生活中提煉、取舍、改造。讓學生懂得從生活中吸取素材,學會按中心組織材料。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的世紀,人才最高的本質在于創新,而創新的有利工具就是思維。創新作文就是要抓住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打開學生思維的“黑箱”立足于一個“創”字;植根于現實生活,強調一個“新”字,重視積累,看好一個“活”字。從這三個方面去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求異思維方式以及豐富的想像力,使他們有創新意識。但要真正改觀作文教學方法,靠的是我們這些耕耘在一線的語文教師。可喜的是我們當中有許多優秀的教師探索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比如“三段六步作文教學法”,具體內容是:(1)識別文體(2)初步作文(3)接受指導(4)再次作文(5)參加研討(6)正式作文。
其中(1)、(2)步為第一段,屬于初孕外觀,(3)、(4)步為第二段,屬于沉思調整,(5)、(6)步為第三段屬于強化創優。“三段六步”緊密配合,構成中學作文新的教學模式。
高中作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就注重了課內作文與課外作文相結合,側重于課外作文訓練。在學生的課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豐富學生課外作文的內容,我經常通過自己的寫作實踐引導他們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寫作的觸發點,關注國內外焦點問題,從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們要特別關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體察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的變化,更要對自己內心的微妙變化時時刻刻予以關注,因為文章都是心靈的產物。而這些在課內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導學生在課外將自己一時的感悟,點滴隨想用語言文字的形式再現出來。既能使學生感到有內容可寫,又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有思想的寫作、有內容的寫作,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和寫作技法。首先,立意要精巧,要培養學生以敏銳的目光抓住那些看似平淡、平常卻寓意深刻、韻味無窮的小事,從小處著筆,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和普遍規律。避免閉門造車、抄襲他人或作無病呻吟,而要以小見大,常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觸動情感,影響思想與生活,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可能就是一個典型,一聲輕語、一次微笑,可能有著豐富的內涵,主題的深刻與否,往往取決于作者會不會發掘。同樣一個材料,發掘得好,便能成一篇立意深刻之作,發掘得不好,便會成平庸之作。一般而言,高考作文在內容上的創新應側重于立意的縱深和發掘以及選材的典型和新穎,從現象看到本質,見微知著,對事物的發展有預見性。其次,擬題要新穎,學生可以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歌詞、俗語、影視劇名等作為文章的題目,這些標題,貼近生活,使人喜聞樂見,倍感親切。
高中作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運用之妙,存乎于心。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吸收以往的作文教學的精華,并適時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真正使高中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