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獨林
海南省澄邁縣澄邁中學
在提出“語文核心素養”后,為各個階段教學明確了教學目標,標志著各階段的語文教學都需要承擔起加強社會平均素養水平的責任。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結合實際情況來講,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還需要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對形成語文核心素養的途徑進行了淺談。
在眾多課程中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主干,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無法取代的載體。語文核心素養不但具有語文學科特征,而且也具有基礎核心素養特征。在語文核心素養中包括很多內容,尤其是較強的語文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扎實的語文知識。眾所周知,在語文素養前提下才能夠養成語文核心素養,在逐步積累語文知識中才能夠加強語文修養。有關專家和學者分析得到,語言核心素養包括四個維度,即:預言維度、思維維度、審美維度、文化維度。積累和應用預言這是語文核心素養養成的根本,思維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閱讀與表達語言中拓展思維的能力,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學習,主動思考知識,對文學語言與形象有著基本的認識。審美核心素養指的是在鑒賞所學語文課程中,感悟語文課文中的優美的語言,并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協作,學會如何創造美。在加強學生語文能力中,語言核心素養、審美核心素養、思維核心素養等都發揮著積極作用,文化核心素養更多的是理解和傳承語言文化,對于學生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明白我國有著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豐富其知識體系,提高文化自信。
首先,注重課內知識閱讀。教科書都是很多專家和學者精心編寫的教材,很多都是典型代表之作。平日里,學生需要深入品讀,對課內教材細細品味,絕對不能走馬觀花,要抓住課文中的重點,拓展語文學習思維。如: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要讓學生想象沉浸在作者描述的美麗風景中,以此來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對閱讀有了濃厚的興趣,其閱讀效果自然有所提高。其次,要注重課外書籍閱讀。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廣泛的閱讀各種經典文學作品,量要多、閱讀知識面要全,多讀各種類型的書籍,多讀對于自身有益的書。同時,引導學生邊閱讀邊寫作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最后,要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閱讀作為一種個性化行為,每位學生的閱讀趣味都是不同的。結合學生們閱讀趣味的不同,針對性引導和教育。
消化和吸收閱讀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尤其是積累經典詩詞,更是需要由淺入深的進行。一是,積淀詩歌,古詩詞需要倒背如流的進行,這樣學生才能夠記憶終身。二是,積淀國學經典。死記硬背一些傳統美文美句,讓學生產生背誦美文美句的興趣。三是,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尤其是要運用到語文作文寫作中,以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一堂好的課堂教學,必須要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一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后,通過實踐,產生語文閱讀思想碰撞,在碰撞中互相交流和提高。二是,不以答案唯一為定論。語文學科與數學學科不同,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若是一味的強調答案唯一,則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影響了學生積極思考。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全面打開學生思維,讓每一位學生都敢于說出自身心中的答案,這樣就會刺激學生創新思維,學生學習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對于學生而言,辯論會、演講賽等活動,都會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語文口語能力。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敢于在集體場合積極表達自身看法,這些活動有益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作為語文教學中重點之一,培養這一能力,需要融合多種方法,其“讀寫融合”方法深受教師和學生認可。如:根據學習內容,讓學生觀看教室內的細節,每一堂練習一次,長時間下去,學生文字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同時,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語文教師做好長久的堅持。在教學中,每堂語文課程都需要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從教學本質入手,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有很多種途徑,上文從注重課內閱讀和積累、日常閱讀的積累等方面進行了簡述,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了當前語文教師的重中之重。語文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尋找創新語文核心素養各大途徑,以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