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明
江西省上饒縣第二中學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始終占據者主導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無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逐漸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缺乏教學的針對性。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語文教學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鼓勵學生主導學習的進程和方向,在教師指導和幫助下,發揮自身的實踐探索和思考獲取所需知識,體驗自主學習的優越性。將語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手中交還到學生手上,讓學習過程對學生更有意義。目前高中語文的教育改革尚處在摸索階段,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特點,為學生打造一套完善的教學方案,建立一個可行的自主學習系統,立足整體構建語文自主學習策略。
1.給主權。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少講、精講,要多采用啟發誘導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交流、去練習,把教師的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的主動求知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必須做到:(1)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2)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3)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
2.給機會。要指導學生搞好課前預習,把可以在課中自學或探究的內容提前到課前進行。要交待預習的目的、任務,方法和注意事項,同時注意記錄下來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以便于課中進一步探索、交流,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用腦想、嘗試練、動手做,進行探索交流活動。如,學生能發現并提出問題,教師不點破,留給學生思考;同學之間互動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講解,留給學生講解;學生能總結的規律等,教師不暗示,讓學生補充完善;學生能進行的操作活動,教師不代替,讓學生獨立完成。
3.給情境。教師必須讓學生進入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實現差異互補。例如:我們可以讓全班同學每四五個人組合為一個學習小組,許多學習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強調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轉換。各小組要確定一名主持人,一名記錄人,一名總結發言人。討論時,各個成員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發言,成員之間共同探討,互相合作,加強溝通。主持的同學全面負責,記錄的同學把各成員的發言進行歸納總結,發言的同學負責把全組的討論結果和其他的小組進行交流,每位小組成員都要輪流嘗試不同的角色。
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流程主要包括確定目標、激發動機、自學教材、自學檢查、集體討論、教師反饋、知識延伸、學生小結等環節。高中語文自主學習宏觀指導模式是指高中學段,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貫穿課前活動、課堂學習、課外活動、復習檢測等全過程,涵蓋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各方面,滲透認識、情感、意志、個性發展等多層次,使語文教學形成一個由自主學習目標體系、訓練體系和評價體系構成的不斷激活、充滿生機的系統,使其整體功能得到優化的新型的穩定的活動程序。學生主體地位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落實:
1.學生要成為確立語文學習目標的主體。教學目標不能僅僅由教師確立,僅僅體現在教師教案上,更應讓每個學生自主選擇、確定和調整,且貫穿于學習活動的始終。讓學生在學期之初就明確高中語文學習的目標體系。每節課也努力讓學生把握目標,有效地進行學習。
2.學生要成為語文技能訓練的主體。“語文學習本質上是語文技能的學習,語文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獲得必要的語文技能(包括語文動作技能、語文認知技能和語文審美技能)的活動”。因此,對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訓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自主獲得語文技能的能力。為了突出學生是語文訓練的主體,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還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3.學生要成為語文學習評價的主體。變學生是語文學習評價對象的單一角色為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主體的雙重角色。讓學生自評和互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總結有益的學習經驗,而且可以明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縱向、橫向和深度上進行全方位的滲透。
好的學習環境,能激發學生參與語文課堂活動的熱情。輕松的課堂情境,易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和合作。
語文課堂教學形式要新穎。自主學習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學內容安排,也要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學生匯報自主學習的成果時,可自由選擇表演式、問答式、游戲式、辯論式、討論式、演講式等多種展示形式。如在教學《鴻門宴》一文時,由于課文的故事情節較強,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將課文內容改造成現代文的劇本,給予學生時間進行節目的編排。在課堂上進行匯報演出,共同分享學習的心得和樂趣。又如《再別康橋》這些課本中的詩歌內容,可以開展朗誦比賽的形式,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能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敢想提問、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開展符合學生興趣的語文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熱情。將教師的主要職責,定在引導學生建立語文學習基本框架,鼓勵學生開展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注重教學內容,而應該授予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等,這些能力綜合起來構成了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些能力的養成往往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和老師的正確引導。不同人的生活背景、成長經歷、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會導致每個人對不同內容的認知不同,因此教師應重視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指引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要,是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運用智慧,大膽創新,投入精力的一項有助于中國高中生教育水平提高的工程。文中的提及的一些方法還需要和實際的教學情況結合,靈活的運用,才能發揮出理想的效果。當然更需要教師的共同努力,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