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應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
案例一:
被告人佟憲成,男,漢族,1997年10月7日出生,初中文化,無業。
被告人朱某某,女,漢族,1998年5月10日出生,捕前系某護理職業學院學生。
2016年4月19日,被害人阮某某邀請被告人朱某某看電影,朱某某的男友被告人佟憲成得知后,讓朱某某假意約阮某某見面,遂糾集他人強行將阮某某拉上出租車,以解決此事并索要損失為由,對阮某某實施暴力毆打、威脅,被告人佟憲成在讓阮某某為其辦理分期付款購買“蘋果”手機未遂后,逼迫阮某某打了一張4000元的借條,并將阮某某錢包內的300元現金強行拿走。同日19時許,被告人佟憲成、朱某某持借條準備繼續敲詐勒索阮某某時被公安機關抓獲。
類似的違法亂紀案件還有很多,職業院校每年學生中發生的違法亂紀事件屢禁不止,且近年來案件數量不斷增加,造成了比較惡劣的社會影響,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目前,很多職業院校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專業技能和素養的提升,在法律教育方面存在不重視的現象,不能及時給學生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導致學生對于法律意識淡薄,法制觀念落后,很多學生甚至是法盲,學生法制知識不足,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無法用法律來約束自己,導致違法亂紀行為發生。
當前很多職業院校在教育中也采取了一些法律教育工作措施,但是總體上看,形式比較單一,大多職業院校采取廣播宣傳、傳單派發、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法律教育工作,但是學生對于類似的法律教育形式“不感冒”,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興趣,開展困難,導致法律教育成效不佳,法律教育流于形式。
職業院校要進一步增強師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和管理,讓每一位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在宣傳工作上,要以新時期學生的信息獲取方法為主導,創新宣傳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此外,宣傳要以當前職業院校和高校學生安全個案為重點案例,案例內容可涵蓋詐騙電話、網貸、傳銷、盜竊、“黑車”及交通事故、酗酒斗毆、火災、網絡造謠等方面。以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真實案例,告誡大家增強法制意識,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職業學院法制教育必須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重要理念,學習傳達“全省深入推進民辦高校‘法律進學校’工作場會”精神,明確深化“法律進學校”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工作努力方向,確立堅持依法治學,依法治校,穩步推動法制教育的發展思路。要不斷創新法治教育形式和途徑,通過國旗下演講、播放法制宣傳影片、主題班會、微信公眾號新媒體宣傳、法制專題講座等形式,向師生們進行禁毒防艾、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知識教育,為學生講解校園欺凌、故意傷害、盜竊等常見的校園刑事案件,增強學生自我保護、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引導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法治素養,嚴守法律底線,爭做守法公民,構建創建和諧校園的良好氛圍。
職業院校要重視學生的普法教育工作開展,就目前職業院校學生面臨的不良誘惑和不良文化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針對性的在校園內構件法治文化環境,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在校園法治文化中潛移默化的提升法制關鍵和意識。例如,針對學生吸毒事件開展原理毒品專題文化節,活動可緊緊圍繞“無毒青春,健康生活”這一主題,采取張貼宣傳標語、擺放法制宣傳展板,播放禁毒公益視頻、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介紹毒品的危害,宣傳毒品的有關知識及國家有關禁毒、禁煙的法律法規。以具體實例感染學生,毒品、吸煙不僅危害社會、危害個人和他人健康,還會毀滅家庭。同時也以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案例教育師生們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從“立志、明德、守法”等方面教育學生應與善者同行,努力學好本領,用智慧裝點生命,過有意義、有內涵的生活。
通過類似的專題普法活動,讓學生們不斷提升對于法制的認識,認清了違法犯罪的危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師生對違法犯罪的防范能力。
職業院校創新法律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對于學校和學生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教育舉措。職業院校要以當前法制教育現狀為依據,積極創新法律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形式,不斷強化法律教學的成效,提升學生法律素養。
[1]林錦靜.診所法律教育在我國法學教學實踐中的思考——獨立學院應用型法學人才培養模式之創新[J].黑河學院學報,2017,8(09):121~122.
[2]袁志玲,徐寧.法學教學引入診所法律教育的思考——評《中國診所法律教育探索與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7(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