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芬
河北省任丘市石門橋鎮馬村中學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對我國培養語言方面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了在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任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新課改更加注重素質教育的普及與推行,它和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均存在顯著差別。部分教師將新課改單純地視為對教學教材的改編,未充分、全面地理解新課改理念,關于新課改這一規定目標,各英語老師均需要正確、全面掌握,需要將其和實踐教學相結合。但是有很多教師對課程標準掌握的不透徹、不全面,導致新課程標準無法在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率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課改的普及與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傳統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與提升,力圖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參與者轉變為積極性主體,綜合提升學生的主動意識與創新精神。但是現在許多老師傳統教育理念根深蒂固,還未充分適應新推出的課題標準與教育方法,依舊采用原來的教育方式開展教學,而這就會對新課改成效產生影響,不利于培養、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利于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最終導致新課改成為擺設,無法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相對來講,初中英語是一門比較靈活、比較實用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特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過度依賴教材,采取照本宣科式教學,將它視為開展教學工作的唯一應用工具,把很多本具多樣性、開放性的知識點講成一種應用模式。通俗來講,就是不加思考地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授課,不分重點與要點,不懂得延伸內容、構建知識點體系。致使整個英語課堂死氣沉沉、呆板生硬,未形成濃郁的討論氣氛,不利于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知識點,致使英語教學效果不明顯。
教學力量不單單指的是師資力量,亦包括硬件設備資源。新課改推崇新型教學模式即教學老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此外,學校需要配置相應的硬件資源(如多媒體教學設施、課外實踐中心等)以便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豐富化,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楚、更容易地掌握知識點。但是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學力量較為薄弱,無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無法提供適宜的實踐場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課改效果的凸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們激發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會從心底愛上英語,用心的去學習英語。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們英語學習不可缺的重要方法,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及改善教學現狀具有直接且有效的影響。為此,教師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要盡量擺脫對英語教材的過度依賴,不斷豐富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營造自主開放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相互間進行交流,培養初中生的合作意識及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分層次的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可增加英語教材以外的學習內容,以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得學生英語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課外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語篇中陌生詞匯的認識和語言的感知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所以說,閱讀是培養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而選擇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還能鞏固所學的語法,增加詞匯量,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同時,通過對課外知識的學習,學生還可以更多的了解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從而增加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要加快改變這種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現狀,就一定要明確師生角色,進行準確定位,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建立和諧共進的師生關系,創造教學相長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的英語學習習慣,為學生進行長遠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要努力培養初中生敢于質疑的思維習慣,敢于提出問題,打破慣性思維的常規,大膽質疑,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初中英語教學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摒棄陳舊的教學思想。在英語教學的內容上、目標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以改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利用符合現代教學的方式來進行英語課堂上的授課,同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制造多種授課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都可以參與進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到課堂中,從而全面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及自主能力,最終使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快速的提高。
[1]楊穎.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4.
[2]李淑藴.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問題與對策[J].才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