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玉亮,胡新婭,秦琳揚
(1.廣東省汕頭市中醫醫院,廣東 汕頭 515000;2.廣東省汕頭市第四人民醫院,廣東 汕頭 515021)
慢性尿酸性腎病(chronic uronic acid nephropathy, CUAN)是指因嘌呤代謝紊亂、尿酸合成過多或排泄障礙等,導致尿酸及其鹽類沉積于腎臟所致的臨床綜合征[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CUAN發病率逐漸升高,已成為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筆者采用四妙痛定湯結合常規西藥治療CUAN,探討四妙痛定湯對CUAN的作用機制及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汕頭市中醫醫院內二科確診為CUAN的70例患者,采用隨機方法分為兩組,每組35例。觀察組男28例,女7例;年齡22~65歲,平均(35.36±17.11)歲;病程1~20年,平均(13.28±10.63)年。對照組男30例,女5例;年齡20~63歲,平均(34.76±14.98)歲;病程1~19年,平均(14.32±12.68)年。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參考美國風濕病協會和歐洲抗風濕病聯盟2015年制定的分類標準[2]診斷為痛風,并參照《尿酸性腎病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3]及《腎臟病學》中診斷標準擬定:①原發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男性血尿酸>417 μmol/L;女性血尿酸>357 μmol/L,排除其他腎病、血液病、腫瘤放療、化療或噻嗪類利尿藥所致的繼發性高尿酸血癥;②具有以下腎損害之一:持續性尿檢異常(蛋白尿、血尿或尿紅細胞>3個/HP);1項或多項腎功能指標減退;泌尿系結石。
1.3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75歲的門診或住院就診患者,性別不限;②符合上述CUAN的診斷標準,確診為原發性高尿酸血癥;③具有下列腎損害表現之一:持續性尿檢異常(血尿和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eGFR)>30 mL/(min·1.73 m2);④病情穩定,近3個月無手術、出血、輸血史;⑤近2個月未服用其他治療藥物;⑥臨床無急性發作癥狀或痛風性關節炎非發作期;⑦所有入選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合并心血管、肝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精神病、糖尿病者,肝功能ALT、AST超過正常上限2倍以上者;②痛風急性發作期者;③目前或以往有影響藥物吸收的嚴重消化道疾病者,如活動性潰瘍、慢性腹瀉、胃腸道術后等;吸毒及酗酒;嚴重或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壓(血壓≥180/110 mm Hg,1 kPa=7.5 mm Hg);心力衰竭、惡性腫瘤者;合并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腸道吸附劑及與研究藥物藥理作用相似的藥物者;妊娠期、哺乳期或未避孕者;對非布司他成分過敏者;B超發現尿路梗阻者;④其他繼發或原發性腎臟疾病者;⑤依從性差者,不能遵守研究方案者。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每日飲水2 000 mL;非布司他片(杭州朱養心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10,40 mg/粒)口服,每日1次,每次80 mg;碳酸氫鈉片(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陽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4197)口服,每日3次,每次0.5 g;血壓升高者,口服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0514),每日1次,每次10 mg;若血壓控制不滿意者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5 mg/片),每日1次,每次5 mg,使患者血壓維持在130/80 mm Hg以下。上述藥物連續服用12周。
2.2 觀察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四妙痛定湯。藥物組成:蒼術10 g,黃柏10 g,牛膝15 g,薏苡仁20 g,威靈仙15 g,獨活15 g,萆薢15 g,土茯苓15 g,木瓜10 g,白芍15 g,甘草片10 g,骨碎補15 g,知母10 g,桂枝10 g。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服用12周。
3.1 實驗室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血尿酸(SU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 h Pro)、尿紅細胞(RBC)、eGFR等指標,并記錄相關癥狀、體征。
3.2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SUA降至正常,SCr、BUN恢復或保持正常,24 h Pro正常,尿RBC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SUA較前降低>20%,SCr、BUN保持正?;蜉^原來下降50%以上,24 h Pro減少≥40%,尿RBC減少≥3個/HP或2個“+”;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SUA較前降低>10%且<20%,SCr、BUN保持正?;蜉^原來下降>20%且<50%,24 h Pro減少<40%,尿RBC減少<3個/HP或1個“+”;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不明顯或無改善,SUA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SCr、BUN較原來下降<20%,或病情惡化[3]??傆行?臨床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尿酸性腎病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組內比較,除對照組BUN外,其余指標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觀察組SUA、SCr、24 h Pro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BUN、尿RBC、eGRF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尿酸性腎病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各有1例患者出現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的癥狀,但均堅持服藥。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CUAN又稱痛風性腎病,早期可體現在尿液的改變,即Pro升高,尿RBC陽性,腎小管濃縮功能減退,逐漸影響腎小球濾過功能,即eGRF下降。西醫治療本病主要是抑制尿酸生成,如非布司他片等;或促進尿酸排泄,如苯溴馬隆等。但在腎功能減退的情況下,西藥帶來的惡心、皮疹、肝腎損害等不良反應使患者難以長期服用。因此,目前多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以減輕西藥帶來的不良反應。
元·朱丹溪于《丹溪心法》中說“痛風者,四肢百節走痛……晝靜夜劇,如虎嗟之狀,名曰白虎歷節”,最早提出“痛風”這一病名,這些記載與CUAN及痛風性關節炎癥狀相似。指出此病外因為風濕熱邪侵襲人體,阻于經絡關節,使臟腑功能失調;內因則是由于飲食不節、嗜食肥甘醇酒等致使濕熱內生。因此,本病基本病機為濕熱內蘊,痰瘀內阻,治法應當選用清熱利濕、化痰祛瘀之法。
四妙痛定湯為我院自擬方,方中黃柏性利下而能祛濕,為腎經主藥,能清自下泛上之陰火,為君藥;蒼術治濕痰留飲,脾濕下流,培土以治水,燥濕健脾,為臣藥;萆薢、土茯苓、薏苡仁利濕祛濁,導濕熱從小便出,為佐藥;獨活、木瓜、牛膝祛風濕,消腫痛,兼可引藥下行為使,入下焦以達病所;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威靈仙祛風濕力大,通行十二經脈,骨碎補補腎接骨、療風血積痛,桂枝溫陽通脈、解寒凝,三者使脈氣流通,陰霾得散,濕邪得以化解;知母除邪氣及肢體浮腫,配合祛風濕藥以消關節腫痛,清熱而防治濕邪之化熱。本方可退腎邪上泛之陰火,治兩足寒濕之痿痹,諸藥共奏清熱祛濕、通絡止痛之效。
現代研究表明,黃柏具有抗氧化、保護腎臟、抗炎等作用,對腎臟有直接的保護作用[4]。黃柏在降低尿酸的同時,抑制肝臟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下調TNF-α及COX-2在腎組織中的表達,從而達到治療作用[5-6]。實驗表明,用蒼術中分離的(6E,12E)-十四烷二烯-8、10-二炔-1、3-二醇的乙酞乙酸乙(200~500 mg/kg)給大鼠灌胃,可抑制胃組織中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7]。蒼術酮可抑制Na+-K+-ATP酶活性的利尿作用可能與其作用機制有密切的關系[8]。也有研究證實黃柏與蒼術在1∶2比例配伍應用時,降低高尿酸血癥大鼠BUA、黃嘌呤氧化酶水平最為顯著,并促進尿酸排泄[9]。
本研究結果顯示,四妙痛定湯可降低CUAN患者的SUA、SCr、24 h Pro、尿RBC、eGFR水平,推測與該方能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利尿以促進尿酸排泄、抑制炎癥反應有關,從而延緩腎功能衰竭,而方中具體藥物的藥理作用所產生的治療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