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媛 范蔚芳 謝雪玲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零醫院婦產科,泉州,362000)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道逆行感染或鄰近部位蔓延感染引起的生殖系統及周圍組織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性反應[1]。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位于婦科常見疾病首位,而慢性盆腔炎患病率為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首位。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盆腔痛,月經異常,甚至導致不孕及異位妊娠等嚴重并發癥,具有病程長,病情頑固,易反復發作等特點[2]。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是采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是這種療法,起效緩慢,且易產生耐藥性及藥物的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二重感染,不利于疾病的長期治療[3]。近年來,中西醫結合用藥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取得較大進步[4],具有標本兼治,經濟壓力小,不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優點[5]。本研究探討婦科千金片聯合抗生素治療對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婦產科住院部收治的1 17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完全隨機分為觀察組(587例)與對照組(588例),觀察組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為(31.41±6.73)歲;病程0.63~5.16年,平均病程(2.23±0.45)年;已婚366例、未婚221例。對照組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為(28.57±6.05)歲;病程0.52~4.95年,平均病程(2.24±0.47)年;已婚307例、未婚281例。2組患者年齡、病程、婚姻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納入標準 1)符合第8版《婦產科學》慢性盆腔炎診斷標準[6];2)患者年齡為18~50歲;3)對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4)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有慢性盆腔痛、月經異常等臨床表現,婦科及實驗室檢查指標陽性;超聲顯示盆腔包塊[7];5)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該研究。
1.3 排除標準 1)妊娠或哺乳期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其他嚴重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二聯抗生素治療方案。左氧氟沙星(第一三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91),口服,0.5 g/1次,1次/d。甲硝唑(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0964),口服,0.5 g/次,2次/d。治療4周。觀察組采用與對照組完全相同的抗生素治療方案,同時加用婦科千金片(株洲千金藥業股份,國藥準字Z43020027)治療。6片/次,3次/d。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 1)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白帶恢復正常時間。2)測定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3)免疫功能水平:CD4+,CD8+,CD4+/CD8+。C反應蛋白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水平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檢測儀測定。CD4+,CD8+和CD4+/CD8+采用FACS直接免疫熒光染色法測定。
1.6 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婦科體格檢查陰性,超聲顯示盆腔包塊完全消失,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2)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超聲顯示盆腔包塊縮小,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指標有好轉趨勢;3)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未見好轉甚至出現新的感染癥狀、超聲結果、實驗室檢查、婦科檢查無改善,甚至有所加重[8]。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47,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臨床癥狀比較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白帶恢復正常時間均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癥狀比較
2.3 2組血液流變學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中的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和血漿黏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血液流變學比較

表4 2組免疫功能比較
2.4 2組免疫功能比較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4+、CD4+/CD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CD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4。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多由急性盆腔炎遷延不愈、經期衛生不良、宮腔內手術感染、產后或流產后感染、鄰近器官炎性反應蔓延所引起[9]。該病起病隱匿,病情多變,全身癥狀輕微。患者重視率低,就診率低,治愈率低,長期患病可能導致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及其他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10]。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單一廣譜抗生素治療,針對性差,長期治療容易產生耐藥性,甚至誘發二重感染,且容易導致惡心嘔吐、腹脹腹痛、排尿困難等多種不良反應,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依從性不高[11]。
近年來中醫研究認為,慢性盆腔炎屬“帶下”“不孕”“熱入血室”等范疇[12],婦女以血為本,氣血瘀滯,不通則痛。多數患者先天稟賦有失,加之后天養護不慎,導致陰戶不潔,外邪入侵,正氣受損,形成寒熱失調、虛實失衡之證[13]。也有患者過度勞累,心情抑郁,氣不暢,血不利,而血瘀;血瘀加重濕熱,濕熱瘀血互結,濕性纏綿,故病情遷延難愈。另外急性盆腔炎治療不當、生產或剖宮產也為該病病機,病情遷延而傷正氣,胞中結瘀,脈絡受阻,臨床常見寒熱錯雜、虛實夾雜之證[14]。單用西藥抗生素治療難以標本兼治,無法調情志,通血氣,化血瘀,達病灶。縱艷艷等[15]報道,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顯著,有不良反應小、治療周期短、經濟壓力小等優點。
本研究選用婦科千金片,主要由千斤拔、穿心蓮、功勞木、黨參、單面針、金櫻根、當歸、雞血藤等多種中草藥提煉而成,諸藥聯合使用可以起到清補結合、氣血同順、補血不滯血、行血不傷血的功效[16]。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應用婦科千金片的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這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免疫力、抗病力弱,盆腔易受到各種厭氧需氧菌混合感染,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及炎性細胞增殖浸潤,使盆腔內各器官受到炎性反應反復刺激。而婦科千金片能夠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容血性鏈球菌和白色念珠桿菌等引起盆腔炎性反應的常見菌種產生抑制作用,促進炎性反應的擴散和吸收;同時婦科千金片調節作用前炎性反應介質和抗炎性反應介質的平衡,從而抑制了炎性反應[17]。據尚建利[18]報道,慢性盆腔炎的致病因素復雜,抗生素雖然可以通過降低細菌DNA合成相關酶活性,阻斷細菌DNA的合成復制,分解染色體,對細菌產生滅殺作用。然而,抗生素針對性不強,細菌很容易耐藥,治療效果尚不肯定。而聯用的婦科千金片后,單面針行氣止痛,活脈通經,千斤拔、穿心蓮等都有祛邪除濕,消炎鎮痛的功效,能夠平衡調攝,清熱除濕,疏通瘀積,祛除外邪,從機體的整體功能上發揮限制炎性反應的作用,能快速緩解患者癥狀,提高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和白帶恢復正常時間較對照組短,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可能與婦科千金片調節內分泌、提高疼痛閾、緩解下腹部疼痛的作用有關。穿心蓮具有很強的消炎解毒解熱作用,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對急性疼痛發作期療效顯著[19];功勞木清熱燥濕,能夠調節盆腔內環境,輔助女性生殖系統功能的恢復調整。在血液流變學指標方面,觀察組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指標明顯降低,且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是因為婦科千金片具有行血活血,活血化瘀,改善盆腔血流循環的功效。當歸調經止痛,對血虛諸證都有補血活血作用[20];千斤拔祛風利濕,消瘀解毒,活血化瘀,對降低血液黏度作用明顯[21];金櫻根止血斂瘡,止痛活血[22];雞血藤補血行血,通經活絡,有效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度。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表明了婦科千金片具有調節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黨參藥性甘、平,具有很強的補中益氣作用,聯合其他補益中藥,有效提高機體的抵抗力[23-24]。
綜上所述,相對于單一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對照組,聯合婦科千金片用藥方案的觀察組疾病治療效果更好,患者臨床癥狀好轉更快,血液流變學指標恢復更早,免疫功能恢復更好。臨床工作中需要進一步開展高質量多方位、立體化的研究,進一步優化改良抗生素及婦科千金片的聯合用藥方案,為更多罹患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