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央行內部審計同級監督是對本單位各職能部門的內部控制、業務經營活動、執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法規及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再監督手段,基層央行實施內審同級監督后,對進一步完善單位內控制度,強化內部管理,規避風險,促進各職能部門正確行使職能,維護央行職責,依法、公正、合理、有效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同級監督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應引起關注和重視。
一、基層內部審計在同級監督中的難點
(一)內審人員思想顧慮重影響內審職能發揮
一些同志不愿搞內審工作,存在畏難情緒,就是擔心內審開展同級監督要檢查自已身邊人,情面上過不去,顧慮重重,無法面對。一是面對自已行領導怕“犯上”。基層行開展內部審計同級監督,首先必須得到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立項審批,其次必須得到被審計部門負責人的重視和配合,這受制于本單位的內部控制環境和文化。監督者往往害怕“碰釘子”、“犯上”,對于涉及領導工作范疇的比較敏感的問題避而遠之,要查的事項不深究,“蜻蜓點水”,反映的問題“不疼不癢”,使同級監督走過堂。二是面對同級職能部門同事怕“犯眾”。檢查中總擔心被監督部門抵觸、被監督人員怨恨,易“犯眾”,主要是被查部門認為內審人員找麻煩,是“雞蛋里面找骨頭”,查出問題怕處理,因而工作上不配合,提供資料懈慢,咨詢愛答不答,顧左右而言他,抬頭不見低頭見,礙于情面,不犯眾,說多少聽多少,提供多少查多少,一些問題被隱匿,內審職能難全面發揮。
(二)內審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弱化同級監督效果
依據總行內審制度規定,內審工作對行長負責,直接向行長匯報,在行長的領導下開展審計監督;同時作為一個內設部門,接受上級行內審部門的業務指導。按上級內審部門工作要求,每年必需對本行同級部門實行同級監督,但由于機構設置上內審部門與被監督部門屬于平行同級關系,內審工作在項目選擇、經費保障上缺乏自主性,內審部門也沒有對人對事的處置權,發現問題屢查屢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審計報告難免出現問題過濾現象,這種“底氣不足、力度不大”長期困攏內審工作人員,不同程度弱化了同級監督效果。
(三)內審人員綜合素質制約同級監督廣度和深度
一是內審人員少工作難免“偷工減料”。基層行一般只有一人兼職或專職,而進行同級監督時最少也應有兩人在場檢查,雖然檢查方案加上分管領導有2-3人,有時檢查往往只有一人在現場檢查,再加上檢查程序繁雜,各項準備工作材料消耗大量精力,找到一兩個無關痛癢問題草草了事,導致檢查時,對檢查內容“偷工減料”。二是內審人員專業素質難適應工作要求,以至影響內審工作深度。現在各項業務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且日新月異,只國庫上各種業務系統就有7個,并且不斷在升級,一些業務完全顛覆傳統理論,例如:會計原理記賬方法是有“借必有貸、借借貸必相等”一筆賬記了借方金額必須再記一筆金額相等貸方,才算完成了此筆業,而現在國庫會計集中系統中記賬是采用“一記雙訖”記賬法,一筆賬只要記賬、復核完了,這筆業務就完成,內審人員不能跟上時代,知識更新,就不能針對性地高效開展工作,表現底氣不足,力不從心,難發現深層次問題。
(四)同級監督方法簡單,報告質量不高影響監督質量
當前同級監督主要還是依賴審計者個人專業經驗判斷抽樣審計方法仍以查錯糾弊的真實性審計和對照制度檢查為手段的合規性審計為主,利用現代審計中通行的制度基礎審計,風險導向審計方法、采用軟件檢測財務會計,國庫業務審計的方法不多,檢查效率,質量都受影響。審計報告反映的問題大多是憑證缺要素、缺附件、登記簿記載不全等,對于敏感、重要的、決策失誤、風險控制缺陷少,審計效果大打折扣,監督質量不高。
二、完善基層內部審計同級監督對策
(一)加強教育培訓,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
做好基層央行內部審計同級監督工作,離不開一支復合型的綜合人才隊伍。因此要結合基層行特點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建立學習型審計機關,提升審計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一是加強審計人員后續教育。鼓勵審計人員參加CIA、CPA等專業資格認證考試,定期組織參加中國內審協會組織的培訓,通過定期充電,促使審計人員適應基層央行業務發展變化。二是加強審計人員實踐培訓。一方面要通過以審代訓、以老帶新、轉培訓等手段,有針對性地分專業定向開展審計實訓,培養多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輪崗和跟班作業,在業務一線學習和掌握所有的業務系統及風險點,通過喻學習于監督,在實踐中提升監督能力。
(二)強化業務指導,構建多維立體監督模式
一是推廣異地交叉開展同級監督。建議以省為單位,劃分三至四個片區,由省會中支統一安排同級監督項目,通過片區抽調人員參與審計,破除同級監督存在的人情障礙和整改防火墻。二是改進同級監督考核管理模式。進一步淡化內審同級監督的業務考核指標,為同級監督松綁,營造更為寬松的監督環境,對同級監督發現問題,在責任追究、人員考核、任用提拔方面采取更為特殊的處理方式,增強同級監督的權威性。三是進一步落實大監督工作機制,加大上下、平行、左右監督力量的統籌協調力度。一方面上級行監督資源必須整合形成同向作用力,劍指同級監督薄弱環節,彌補基層央行監督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上級行監督項目必須整合形成共同作用力,避免重復監督,多頭監督,減少監督成本和被監督部門的負擔。
(三)改善監督方法,不斷提升監督質量和效果
實施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手工操作審計與計算機輔助審計相結合、事后審計與事前控制相結合,采用科技手段,通分利用各種開發的審計軟件進行審計,采用證據審查法,測式分析法、信息收集法等多種審計方法審查制度設立、執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升監督質量。
作者簡介:付國科(1968-),男,就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資溪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