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舫, 王江濤
(電子科技大學 中山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0)
創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創新驅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全球化的格局、信息的高速發展、技術的不斷變革都為創業活動提供機會同時也提供風險。因此,創業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創業團隊不僅是解決創業風險、促進創業成功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時,創業團隊可以通過有效整合成員的技能、知識、資本與資源,從而提高創業成功率。因此,研究創業團隊成為了眾多學者在研究創業問題時關注的重點[1],Koeller等[2]認為,創業團隊的成功率和創業績效都高于個人創業者,因此,創業通常團隊進行而不是個人進行的[3],創業研究也逐漸由個體層面、個別成功者轉向組織層面、團隊層面。創業團隊成員因為目標、價值觀、人生觀、期望值的不同必然存在沖突,沖突必然會影響創業績效。團隊沖突是經過長期積累而產生的一個過程,部分團隊成員心理上感受到其他成員侵害自己的利益而產生沖突[4]。因此,創業團隊沖突管理是創業團隊績效提升的關鍵。
沖突如何作用團隊創業績效?沖突管理能否提高團隊創業績效?現有關于沖突對團隊創業績效影響的研究存在兩個對立的關鍵:基于任務沖突(Task Conflict,TC)的視角認為,沖突產生于工作內容、構想、任務決策、目標、流程等認識上的不一致,近而產生的爭論,有助于提高創業績效[5];基于關系沖突(Relationship Conflict,RC)的視角認為,沖突產生于關系矛盾而不是組織任務,關注點是團隊成員間的不和諧而產生的厭惡、憤怒、緊張、挫折等情緒,不利于提高創業績效[6]。團隊沖突的因素分析可分為內部(團隊異質性、團隊凝聚力)和外部(團隊氛圍、團隊結構)兩個視角?;趦炔恳暯堑难芯科毡檎J為團隊異質性和團隊凝聚力對調節團隊沖突影響創業績效更為直觀和重要。因此本文將創業團隊內部因素做為中介變量研究沖突對創業績效的影響。
為了明確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的作用機理,辨別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本研究將創業團隊內部影響因素(團隊異質性、團隊凝聚力)作為中介因素,著重分析團隊沖突是如何在內部因素的作用下影響創業績效。
該文的主要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總結創業團隊的特性以及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機理,并對之實施實證檢驗,豐富了現有關于創業團隊績效的研究;②通過引入團隊異質性、團隊凝聚力的中介效應明確了創業團隊績效與團隊沖突和創業團隊內部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結構;③提出了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的交互作用對創業團隊績效的影響關系結構,從而明確了兩類沖突對創業團隊績效影響途徑以及影響限度。研究結論有助于創業管理者深入了解團隊內部影響因素的作用機理、沖突的合理范圍以及創業團隊內部沖突的研究思路,對創業團隊沖突形成原因與績效的影響有借鑒意義。
創業團隊被Kamm等[7]定義為由2個及以上的個體共同建立公司且同時擁有股權利益的團體,1993年Kamm修正了自己的定義,將股權利益改為所有權[8]。Schjoedt等[9]將創業團隊定義得更為全面,由2個或以上的人構成為追求共同目標、具有共同利益而工作的團隊,在創業初期已經擔任一定的職責,對新創企業做出過承諾并分享創業績效的社會團隊。Lechler和Kamm都在研究過程中提出創業團隊通過資源整合,增強風險防控能力,提高創業績效。從Kamm等的定義中可知創業團隊的聯系主體是成員之間的利益,涉及到成員之間以及利益分配,必然會引起沖突,團隊沖突是否會影響成員之間為共同目標而奮斗?團隊沖突是否會影響創業績效?新創企業存在結構、制度、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容易因意見分歧、認知差異、管理風格等因素引起沖突,出現成員間的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狀態。Eisenhardt等認為沖突對團隊績效影響大于收益,Ellis等[10]認為沖突對團隊不利,團隊需要更好的氛圍。De Dreu等[11]認為團隊沖突團隊績效之間并沒有確切的相關性,但作為團隊沖突兩個維度的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與團隊績效分別呈-0. 23和-0. 22相關關系,由此可見,團隊沖突對于創業績效似乎不存在促進作用。但是大多學者堅持認為團隊沖突在某些情況下會提高團隊績效,沖突經歷3個階段:①任何沖突都是不利的都應該避免;②沖突是必然存在的,沖突需要容忍、認同并合理化;③沖突有利于團隊建設,需要有效管理[12],可見,沖突被認可需要過程。學者們研究發現[13],任務沖突有利于集體產生不同的思維、促進成員之間的交流,有利于任務的再評估和理解、促進團隊提升績效。Jehn[14]認為關系沖突和團隊績效負相關(-0.45),任務沖突和團隊績效正相關(0.44)。Bradley等[15-16]認為團隊成員心理安全感高、成員個性開朗、情緒穩定時團隊任務沖突會提高團隊績效。
團隊凝聚力是一個多維度、動態發展的概念,是團隊成員共同歷經團隊形成、發展、成熟與解散的過程,在過程中完成共同的任務和目標[17]。Mikalachki[18]從2個維度社交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劃分團隊凝聚力,社交凝聚力反映團隊內的人際關系,任務凝聚力反映團隊的任務目標,不論是社交凝聚力還是任務凝聚力都會有沖突產生[19]。團隊沖突研究主要是基于Deutsch[4]提出的合作—競爭理論,競爭的缺點是對抗性,團隊成員如何在博弈中適應復雜的環境和沖突完成共同的目標。Harms等[20]認為團隊沖突的一個誘因是成員對團隊認同感的差異, Shalley等[21]表明團隊任務沖突促進團隊成員順暢的交流,加深對任務的理解,優化辦事流程,促進團隊凝聚力。Griffith等[22]表明團隊關系沖突引發團隊成員負面溝通,破壞彼此間的關系,削弱團隊凝聚力。團隊凝聚力可以緩解沖突帶來的負面影響。
團隊異質性是衡量團隊結構的指標,指團隊成員在年齡、性別、價值觀、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等方面的差異性[23],Pelled等[24]從高階理論及社會認同理論研究團隊異質性,高階理論認為團隊異質性通過知識、技能、資源和認知等的共享提高團隊績效,同時也產生團隊沖突[25],不同的文化形成多樣化的視角和觀點,引發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創業團隊成員與工作相關的差異,提升決策水平和質量;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團隊異質性引起成員關注社會地位差異,促使成員間缺乏認同感和信任感,不愿與成員更多的進行交流、合作,甚至產生沖突影響團隊績效。文獻[26-27]中表明團隊中信息、性別、國別、價值觀多樣性會導致團隊沖突。根據Pelled的研究結果顯示,高階理論及社會認同理論都認為團隊異質性會導致團隊沖突近而影響團隊績效。
Mullen等[19]提出團隊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團隊績效,凝聚力高團隊績效高, 無獨有偶,Man、Pillai等[28-29]分別提出并驗證了團隊凝聚力可提高效率促進團隊成員和諧,團隊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團隊績效。Stephen等[30]認為團隊凝聚力根據維度的不同對績效影響程度不盡不同,任務凝聚力與社交凝聚力對績效的影響會更大,Beal等[31]認為團隊凝聚力對團隊績效中的行為和效率指標影響更大,Wise[32]提出凝聚力對團隊績效的作用是非線性的,存在一個最佳值,超過最佳值可能會起反向作用。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績效沒有必然聯系,甚至會對績效有負面作用,但是持認同觀點的研究者居多。
Harper[33]提出團隊異質性是影響創業績效的重要因素,依據高階理論,團隊異質性是解釋部分創業指標的重要變量,其中包括創業績效[34-35],團隊異質性對團隊績效的影響分為3方面:①團隊異質性導致團隊成員不和諧及產生沖突降低團隊績效[26];②團隊異質性形成資源共享提高團隊績效[36];③團隊異質性和團隊績效是非線性的倒U型關系[27]。也有學者分別從創業團隊教育(學科)、資源共享、團隊活力、團隊結構等方面研究團隊異質性對創業績效的影響,除團隊結構沒有顯著相關性外,其他因素都對創業績效有促進作用。
團隊凝聚力是研究創業團隊行為強預測因素及成員關系的體現因素,反映創業績效和團隊成員沖突程度的指標。情感、信任、滿意度、吸引力是團隊凝聚力的表現,是解決沖突的鑰匙,是沖突管理的良方。Mullen、Man、Pillai等在不同的時間段都認為團隊凝聚力高則績效高,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的影響關系并不唯一,但學者普遍認為任務沖突對創業績效有正向影響,團隊凝聚力可以調節任務沖突和創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關系沖突對創業績效有負向影響,本研究引入團隊凝聚力作為中介變量,試圖調節沖突和績效之間的關系。
團隊異質性是創業團隊研究的基礎性問題,是創業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團隊異質性會受到團隊沖突的影響,團隊異質性受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影響的方向和程度不同。石磊[37]認為團隊異質性的交互作用可促進創業績效,屬于功能性異質性,可實現資源共享、優化組織、提高決策水準及創業績效,此時團隊沖突屬于任務沖突;Flynn等[38]認為團隊異質性導致的成員認知差異化、不協調而不利于團隊績效,屬于社會性異質性,主要是考慮異質性給團隊帶來的沖突、差異,影響團隊的凝聚力、認同感、向心力等近而降低創業績效,此時團隊沖突多表現為關系沖突??梢?,團隊異質性會受團隊沖突影響,團隊異質性也會影響團隊績效,把團隊異質性作為中介變量,探討團隊沖突在團隊異質性的調節下如何影響團隊績效。
根據上述分析,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的作用機理模型。

圖1 團隊、創業作用機理模型
本文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使用問卷調查法對數據進行采集,問卷設計借鑒國外學者研究中的成熟量表,系統梳理文獻數據,依據數據設計結構化訪談提綱對創業團隊成員進行訪談,根據訪談結果對問卷設計及用詞進行修訂最終形成問卷。問卷全部為選擇題,采用Likert的7級等級量表(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問卷發放到目前中國創業高度活躍的地區北京、天津、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省市的創業園區,用3種形式發放:①實地走訪創業園區,發放紙質版問卷;②電話聯系園區負責人通過微信或E-mail發放電子版問卷;③聯系創業導師發問卷給創業團隊。根據獲取的初始數據對問卷的各測量題項進行項目和因素分析,將鑒別力差、因素載荷分散、意義不明顯的題項刪除,形成最終的問卷數據用于統計分析。被調查的人員要求具有以下特征:①樣本受訪團隊必須為創業團隊;②樣本為創業年限低于8年;③團隊內有管理者及不同層次的人參與問卷。本文采用匿名填寫的方式,承諾數據僅用于學術研究,對部分問卷填寫人解釋相關概念,提高問卷填寫質量。問卷共發放581份,收回445份,不合格81份,合格364份,有效回收率為62.65%,符合國際有效問卷回收率要求。由表1可知,本研究的樣本對象范圍涵蓋了不同的性別、創業時間、團隊規模、行業等信息,分布較為均衡,代表性較好。

表1 本文研究樣本的主要特征(N=364)

在量表采用和設計上,為避免語言理解、困惑等問題導致的偏差,根據Brislin的建議,對于國外量表進行翻譯和返譯的方式盡量避免語言差異,并將量表交由創新創業領域的專業和創業資深人士進行審核修訂。量表的信度采用Cronbach’s α作為評判標準,本研究運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結果見表2。所有變量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且刪除任意題項都不能顯著提高Cronbach’s α值;在結構效度方面,KMO值在0.7以上,由此可知量表的整體信度較好,內部一致性較好。
表3顯示,除了個別相關系數值比其AVE的平方根略高,其他數值都很好地滿足了前述條件,說明數據的區分效度可以達到要求。本調查內容效度、結構效度良好。

表2 因子分析(N=364)
本模型擬合優度檢驗結果見表4,χ2/df為3.31,在2~5的可接受范圍之內;SRMR為0.073小于0.08,RMSEA為0.081小于0.1表示擬合較好;擬合指數NFI=0.912、NNFI=0.931、CFI=0.954、RFI=0.947、IFI=0.968,都高于0.9,達到標準值,綜上所述,研究數據與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情況很好。
雖然本問卷在正式發放之前多方征求意見并進行了嚴格、認真、反復的修正,但是數據來源、測量環境等的同一性會導致問卷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本文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分析此問題。對所有題項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未旋轉的分析結果顯示所有題項自動聚合成5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3.145%,第一特征根的值為6.953,方差貢獻率為29.351%,占總解釋變量不到1/2。對共線性進行檢驗,VIF<2,變量間的容忍度大于0.6,可見共同方法偏差和共線性對本文影響均不嚴重。

表3 描述性統計變量(N=364)
注:*表示p<0.05,**表示p<0.01;對角線數據為AVE的平方根

表4 模型擬合結果(N=364)
表3顯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情況,除關系沖突和創業績效負相關外(β=-0.399,p<0.05),其他變量都和創業績效正相關,團隊沖突(β=0.468,p<0.01)、任務沖突(β= 0.457,p<0.01)、團隊異質性(β=0.419,p<0.05)、團隊凝聚力(β= 0.423,p<0.01),為明確變量間的相關程度,還需進一步做回歸分析,進行檢驗。
本文運用SPSS19.0和Amos17.0軟件進行數據管理和分析,采用層次回歸方法檢驗中介效應,自變量(X),因變量(Y),中介變量(Z)。①對X和Y回歸得出回歸系數a,如果a顯著繼續進行檢驗,如果a不顯著,說明不存在中介效應,停止檢驗;②對X與Z回歸得出回歸系數b,如果b顯著繼續進行檢驗,如果b不顯著,說明不存在中介效應,停止檢驗;③將X和Z作為新的自變量與Y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系數a,如果a不顯著則存在完全中介效應,如果a顯著則存在部分中介效應;Z和Y回歸系數d,如果d顯著則存在中介效應;如果a、d都不顯著則中介效應不存在。本文通過分析團隊沖突和團隊績效的關系,逐步檢驗團隊異質性和團隊凝聚力的中介作用。
本文構建13個回歸模型進行假設檢驗,將控制變量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加入回歸分析中,由表5的模型回歸結果顯示團隊沖突有效解釋13.9%的創業績效變異,且兩者正向顯著相關(β= 0.228,p<0.01),任務沖突(β= 0.266,p<0.01)和關系沖突(β=-0.232,p<0.01)對創業績效有顯著的影響,任務沖突正向作用,關系沖突負向作用,假設H1及子假設H1a、H1b成立。
表6檢驗了創業團隊及維度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結果顯示團隊沖突有效解釋26.4%的團隊凝聚力變異,與團隊凝聚力顯著正相關(β= 0.521,p<0.01),關系沖突和團隊凝聚力顯著負相關(β=-0.328,p<0.01),任務沖突和團隊凝聚力顯著正相關(β= 0.533,p<0.01),假設H2及子假設H2a、H2b成立。

表5 回歸分析結果(因變量:創業績效)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6 回歸分析結果(因變量:團隊凝聚力)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7檢驗了創業團隊及維度對團隊異質性的影響,結果顯示團隊沖突有效解釋24.5%的團隊異質性變異,與團隊異質性顯著正相關(β= 0.463,p<0.01),關系沖突和團隊異質性顯著負相關(β=-0.291,p<0.01),任務沖突和團隊異質性顯著正相關(β= 0.468,p<0.01),假設H3及子假設H3a、H3b成立。
表8檢驗了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數據顯示團隊凝聚力對創業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β= 0.489,p<0.01),團隊異質性對創業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β= 0.413,p<0.01),假設H4和H5成立。
表9顯示了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的中介效應情況,將團隊沖突和團隊凝聚力同時作為變量與創業績效加入回歸分析,數據顯示,團隊沖突的正向作用仍然顯著,但回歸系數從0.228降到0.087,影響效果減弱,說明團隊凝聚力在團隊沖突和創業績效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設H6成立。將團隊沖突和團隊異質性作為自變量與創業績效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團隊沖突的正向作用仍然顯著,但回歸系數從0.229降到0.142,影響效果減弱,說明團隊異質性在團隊沖突和創業績效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設H7成立。

表7 回歸分析結果(因變量:團隊異質性)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8 回歸分析結果(因變量:創業績效)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9 中介效應分析(因變量:創業績效)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1) 團隊沖突及任務沖突對創業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沖突對創業績效有顯著負面影響。通過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任務沖突可以促進團隊創業績效,關系沖突會損害團隊創業績效,這表明在團隊創業過程中,合理有效的任務沖突可以啟發團隊士氣,解決團隊存在的問題,而關系沖突會增加團隊負擔,需要有效化解和處理。
(2) 團隊沖突及其維度中的任務沖突對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的正向作用顯著,關系沖突對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的反向作用顯著。任務沖突在創業團隊內產生的結果是好的,團隊異質性可以促進任務沖突的產生,團隊凝聚力可以化解任務沖突的負面效果,共同促進創業績效的提高。
(3) 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對創業績效的正向作用顯著,團隊凝聚力是創業績效的解釋變量,可以有效預測團隊創業績效,促進團隊內提升創業績效。團隊創業是一項有計劃的活動需要詳細評估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團隊構成、團隊資源等,提升團隊創業績效。
(4) 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在團隊沖突和創業績效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這能夠解析團隊沖突影響創業績效的具體路徑,對創業團隊來說,團隊凝聚力可以有效化解團隊沖突,提升創業績效,團隊異質性可以促進任務沖突的產生,激發出更好、更優的想法,提升創業績效。
目前國內外關于創業績效前因變量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團隊沖突與創業績效的關系研究中,大多數文獻側重于從外部視角,即團隊氛圍、團隊結構等沖突問題來研究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本研究基于創業團隊內部視角,通過構建創業績效與團隊沖突、創業團隊結構關系,分析了創業績效形成的理論框架,探討了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對團隊沖突與創業績效的作用機制,豐富了創業績效前因變量的研究,拓展了創業績效的研究范圍,推進了團隊沖突影響創業績效的作用研究。具體地,本研究基于團隊內部特性,即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出發研究團隊沖突對創業績效的影響。通過將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為中介變量來探討團隊沖突對團隊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團隊沖突部分地通過團隊異質性和團隊凝聚力提升團隊績效。團隊沖突和創業團隊內部特性作為前因變量,直接影響創業績效。研究結論豐富了沖突管理內涵,為團隊沖突管理影響創業績效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實踐意義方面主要體現在:①為提升創業者成功率、提升創業績效提供借鑒,明晰影響創業績效的前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創業團隊績效問題。②確認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在團隊沖突和創業績效關系的部分中介作用,引導創業團隊領導者重視團隊建設。③針對創業團隊管理者重視的創業績效問題進行解析,對團隊沖突管理、團隊內部特性對創業績效的作用機理進行闡述,為創業團隊發展提供理論保障。
研究未來發展方向:①本研究從團隊內部因素出發,分析了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異質性的中介效應,對創業績效的關系結構中可能還存在更為豐富的關系結構,探索其他調節變量的中介效應則是未來研究的主題。②關于中介變量,進一步可細分為態度、行為2個維度進一步探討創業績效的關系方向,提高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