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優勢資源,調動優秀退休教師繼續投身教育的積極性,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教育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018—2020年,計劃招募10 000名退休教師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支教講學。其中,2018年秋季學期起,首先在河北、江西、湖南、廣西、四川、云南、甘肅、青海中西部8個省份實施。今后在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各省份實際情況,教育部制定年度招募計劃,確定新增計劃實施省份及招募講學教師人數。
根據《方案》,廣西2018—2019學年共招募857名退休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講學。
為什么要返聘退休教師到鄉村講學
《方案》明確了銀齡講學計劃的目標任務,其中提出,按照“中央引導、地方實施,統籌規劃、整體安排,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從2018年起,面向社會公開招募一批優秀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講學,發揮優秀退休教師引領示范作用,為農村學校提供智力支持,幫助提升農村學校教學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緩解農村學校優秀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矛盾,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簡析】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答記者問時,闡釋了實施該計劃的背景和意義。
一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孩子的教育,關系到祖國的未來;農村地區孩子的教育,關系到我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師。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前提是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優化農村地區教師資源配置,力爭使農村地區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關注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發〔2018〕4號)明確提出實施銀齡講學計劃。因此,制定印發《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既是貫徹落實中央4號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又是緩解農村學校優秀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矛盾的創新之舉,是一項惠及農村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三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迫切需要。治貧先治愚,扶貧先啟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根本靠教育,關鍵靠教師。讓農村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減貧脫困的治本之策。實施銀齡講學計劃,發揮退休教師引領示范作用,為農村學校提供智力支持,對于幫助貧困家庭拔掉窮根、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助力農村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農村教育明顯加強。但從長遠來看,農村教育仍是教育發展的短板。目前,城鄉教育發展還不均衡,受城鎮化、“二孩政策”等影響,城鎮學校結構性缺編現象嚴重,實施銀齡講學計劃,拓寬農村教師補充渠道,通過引領示范,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讓農村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意義重大。
五是發揮退休教師余熱的創新之舉。退休教師經驗豐富、威望高,充分發揮其作用將是全社會難得的財富。年輕時,他們揮灑汗水與辛勞,“不墜青云之志”;退休后,他們依舊可以為社會進步發揮余熱,“不移白首之心”。
哪些人可以報名及如何開展工作
根據《方案》,申請銀齡講學計劃的退休教師以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干教師為主,年齡一般在65歲(含)以下,政治可靠、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精良,身體健康、甘于奉獻、不怕吃苦、作風扎實,教育教學經驗豐富。講學教師原則上應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以高級教師為主。原單位返聘退休教師工作不列入銀齡講學計劃。
在崗位職責方面,《方案》提出,按照“需求為本、形式靈活”的原則,招募到的講學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主的講學活動,同時也可根據受援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進行聽課評課、執教公開課、研討課或做專題講座,指導青年教師、協助學校做好教學管理和開展教研活動等,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提升受援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簡析】該計劃在具體實施時,部分地方可能會出現報名人員過多的現象,全都聘用會超出計劃數,不聘用又會挫傷報名者的積極性。怎么辦?可以通過考核的方式解決。國家實施銀齡講學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應遵循“優中選優”的原則,努力招聘更為優秀的退休教師到鄉村學校講學、支教,讓其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提升受援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需要正視,即所招募的退休教師畢竟已經退休,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其長期工作,因此不建議讓這些退休教師承擔日常帶班教學任務,而建議開展聽課評課、專題講座等指導類型的工作。招聘上崗的優秀退休教師,不少在當地教育領域有一定聲望或影響力,為此,受援學校應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好好把握《方案》提出的“需求為本、形式靈活”的原則,從常規管理、隊伍建設、課堂教學等多個層面,充分發揮這些優秀退休教師的作用,促進學校辦學水平進一步提升。
如何保障志愿教師的合法權益
根據《方案》,講學教師服務期間人事關系、現享受的退休待遇不變。按月發放工作經費,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向講學教師發放工作補助、交通差旅費用及購買意外保險費等。講學教師工作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照年人均2萬元標準共同分擔,其中:西部省份由中央財政負擔;中部省份由省級財政和中央財政按1∶1比例分擔;東部省份由省級財政自行負擔。中央財政應分擔的工作經費采取據實結算的方式。各省可根據實際,提高工作經費補助標準,高出部分由省級財政負擔。如需安排講學教師崗前研修,費用由省級財政負擔。
受援縣要為講學教師提供周轉宿舍,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講學教師因病因傷產生的醫療費用,按本人醫療關系和有關規定辦理。對于講學期間表現優秀的,在評優表彰等方面優先考慮,可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講學期間考核不稱職或存在問題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受援縣(市、區)根據學校實際提出具體受援需求,落實工作崗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必要的教學設備和生活條件。充分聽取講學教師和受援學校雙方的意見和要求,協調解決講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好日常服務工作。
【簡析】號召優秀退休教師到農村學校講學,主要靠退休教師的奉獻精神,但政府管理部門也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根據《方案》要求,我區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增加了1萬元,給予優秀退休教師志愿者每人每年3萬元的生活補助,并鼓勵各市縣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對獲得特級教師、自治區名師、名校長和“八桂名師”等榮譽的優秀退休教師志愿者,在上述補助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年增加0.5萬元,進一步提高優秀退休教師參加該計劃的積極性。
當然,實施任何一項計劃都應該設立相應的考核機制,以確保計劃的任務目標順利達成。盡管《方案》提出了“對講學期間考核不稱職或存在問題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但具體如何考核與處理,《方案》并未做出詳細要求。對此,各地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進一步細化考核細則,防止個別人員未按要求開展講學與支教工作。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