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榮
摘 要:橡膠樹喜高溫和高濕,不耐寒,在5℃以下低溫即受凍害。橡膠樹寒害會降低產膠量,給橡膠產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重視橡膠樹寒害及其預防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生產實踐體會,對橡膠樹寒害的主要成因、災后處理對策和預防措施進行了總結,以供參閱。
關鍵詞:橡膠樹;寒害;成因;處理措施;預防
中圖分類號:S76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183
橡膠樹寒害與其風害有所不同。橡膠樹風害為外傷,災后發生后能夠及時調查災情,而橡膠樹寒害則為內傷,因災情不可于外表顯現,因此無法立刻掌握災情,需要開展橡膠樹寒害調查,明確寒害分級,以期指導災后處理工作。調查橡膠樹寒害可以著手于寒害癥狀顯著的林段,由苗圃到大田的順序進行。
1 橡膠樹寒害成因分析
橡膠樹抗寒能力差。橡膠樹品種不同,其抗寒能力也會有所差異,即便是同一橡膠品種,由于個體的生理與營養狀況不同,抵御寒害的能力也會出現差別。在生產上,橡膠樹的生理與營養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立地條件、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的影響。橡膠樹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12℃是橡膠樹的臨界寒害溫度值,如果低溫值在12℃以下,則橡膠樹體會出現寒害,溫度越低,造成的寒害越嚴重;氣溫低于10℃及以下,將影響幼樹的新陳代謝,氣溫低于5℃及以下,少量爆皮流膠的情況將在割面與樹莖結合部出現;持續低溫會造成嚴重的寒害。
2 橡膠樹寒害處理措施
寒害樹處理原則和處理時間。橡膠樹寒害發生后,處理時間不應太晚或太早,而要適時。太晚處理,將會侵入大量的小蠹蟲;太早處理也會在新干枯的莖干侵入小蠹蟲。同時采取“養、防、治”相結合的處理綜合處理措施,“養”就是注重災后水肥管理,降低割膠強度;“防”就是做好橡膠樹寒害預防工作;“治”就是對傷口進行治理,促進愈合;把握好處理時間,通常在災后新抽第1蓬葉穩定后,干枯邊界分明且氣溫回升穩定以及雨季來臨前進行處理。此外,也需要根據割面寒害實際狀況進行災后及時處理;切干涂封,促進恢復再生長。通常在橡膠樹寒害穩定后,成活部分發芽時方可對切干部位進行確定;針對小苗林段,橡膠樹寒害高度≤1m,切干部位是距離接穗20cm處,保證復生植株具有一致性;針對主分枝與≥2m主干干枯的橡膠樹,應及時切干和切枝,便于培育新樹冠。為了防蟲防腐,全部切干的切口均應加以涂封,可采用棕油或油漆配合防蟲殺菌劑作為涂封材料;補換植株要及時,從而確保膠園植株一致。中小苗林段存活植株達50%以上,應及時補換相同品種的植株,存活植株小于50%則進行搬并補齊。同時,針對開割樹而言,應以養為主。對橡膠樹寒害后的開割標準予以嚴格執行,基于延遲割膠時間的前提下,視寒害級別進行割膠:寒害0~1級,第1蓬葉穩定老化即可割膠;寒害分別是2級和3級,則復割前分別需要等第2蓬葉與第3蓬葉穩定老化;寒害4~5級,理應做到當年停割養樹,旨在培養長遠的產膠能力;加強寒害后的水肥管理,橡膠樹發生寒害后,通常會導致植株無法正常落葉,養分不能移至枝莖,致使無效損耗,加之受害植株膠乳內凝與外流、恢復樹冠等耗損了大量養分,為此,適時地對其進行淋施水肥是田間處理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淋施水肥可選擇受害植株切干和萌動抽芽后進行,旨在促使植株葉片形成以及芽的復生。有條件的地區可選用畜禽糞水、麻渣水作為水肥;沒有條件的地區能夠在清水中添加鉀肥和尿素實施淋灌。
3 橡膠樹寒害預防措施
選擇避寒環境,合理配置抗寒品種。避免不透風、低洼區植膠,可選擇向陽、通風條件良好的區域植膠,同時依據當地區域規劃要求,因地制宜選擇并培育推廣抗寒優良品種。在云南地區種植品系抗寒性能較強的品種有云研77-2、云研77-4等,可進行一定規模的種植。此外,橡膠定植時間最好以早春為主,避免秋后種植,旨在提高橡膠樹的御寒能力,為了加快橡膠樹組織成熟老化,進一步增強植株抗寒力,需要在越冬前增施鉀肥;入冬后,要嚴格依據相關技術規程安全割膠,停割后需要及時涂封割面,能夠有效預防寒害的發生;加強氣象預報,構建多種作物結構模式。氣象部門應對冬期寒潮低溫預報信息進行及時發布,加強研究氣候影響橡膠的因素;在自然災害多發區域,結合當地氣候環境條件,可將橡膠樹同菠蘿、甘蔗、劍麻等作物一起栽培,建立農業產業經濟體,最大限度規避自然災害風險;熏煙防寒,在溫度降至橡膠樹寒害臨界溫度以上1~2℃的情況下,在膠園內可使用木屑、雜草等進行大面積的熏煙防寒,尤其是通過硝酸銨加木屑的方式,有較大的發煙量和煙霧濃度,能夠顯著提高地表溫度,取得良好的防寒效果。另外,對苗圃實施圍欄搭棚或當年苗進行套袋,都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橡膠樹抗寒能力,有效減少寒害損失。
參考文獻
[1]陳瑤,譚志堅,樊佳慶,等.橡膠樹寒害氣象等級研究[J].熱帶農業科技,2013(2):7-11.
[2]董明.淺析橡膠樹防寒減災措施[J].云南農業,2017(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