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吉勇
周佛海從中共一大代表到國民黨中央代理宣傳部長,再到汪偽政府的副院長,最后又成為抗戰勝利時的接收大員,可謂平步青云,左右逢源,這其中,寫作才能是他能夠順風順水的重要推手。
周佛海,原名周明繁,字之美,1897年5月29日出生于湖南沅陵縣涼水井鎮窩溪村周家沖。父親周夔九曾在曾國藩屬下做幕僚,后在福建莆田縣衙當一名典吏。1909年,周夔九因病去世,靈柩運回湖南,耗費巨大,自此周家敗落。
1916年,周佛海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沅陵第八聯合中學(沅陵一中前身)。在這所四年制學校里,周佛海博覽群書,發奮苦學,很快便顯露出不俗的才華,十分惹眼。當時學校有一位聲望極高的張姓語文教師,常以“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方不辜負我滿腹文章”而自居。有一天,張老師在批改周佛海的作文時,猛被折服,當即在他的作文本上,用朱筆寫下“故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學焉而后成之”的眉批。從中可見,少年周佛海已顯示出了出奇的文筆和寫作天賦。
1917年5月,一次學校提前上課,致使家住遠處的學生趕不到上課時間。遲到就要扣操行分,扣操行分就要影響畢業,周佛海知道后就帶著學生去找學校教務長評理。教務長支支吾吾,語焉不詳,企圖蒙混過關,豈料少年周佛海年輕氣盛,一拳擊落了教務長辦公桌上的水杯和文具,后來又踩斷學校給他記大過的公告牌。此事在校園造成很大的影響,周佛海因此被第八聯合中學開除。
周佛海
在離開沅陵的前一天,周佛海邀約鄧文偉、何亞雄、謝伯林等幾位同窗好友,渡過沅江到河漲洲,登上龍吟塔,面對眼前的滔滔沅水,巍巍群山,一時詩性大發,隨即在塔上題詩兩首,以明心志:
沅水滔滔似硯波,手握青山當墨磨。
倒提龍吟試為筆,問天能寫幾行多?
憑欄澆酒酹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試問洲前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這兩首詩文字奇麗,氣勢磅礴,足可以證實少年周佛海出眾的寫作才華。
周佛海被第八聯合中學開除后,在好友鄧文偉等人的資助下,又賣掉了家里僅有的幾畝薄田,先后到長沙、上海等地謀生求學,后考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
周佛海在日本學習時,開始接觸并閱讀社會主義方面的書籍,對國際形勢較為關注,對西方歷史,特別是俄國和德國革命產生了濃厚興趣,思想受到感染,開始信仰共產主義。在完成規定的功課之后,周佛海抽出不少時間去閱讀有關書籍、雜志,積累了不少心得。有一次,周佛海寫了一篇分析當時國際形勢并推測其趨勢的文章,投給了上海的《救國日報》。該報是由留日回國學生創辦的,當時在國內很有影響力。周佛海本來不抱多大希望,但想不到文章居然被刊登了,而且報社還寄來了豐厚的稿費,連中學時代的史地教師鄧竹銘也從家鄉寫信贊揚和鼓勵周佛海。
意外的收獲點燃了周佛海寫作的激情。隨后,在很短的時間里,他相繼發表了多篇宏文和譯作,多為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文章。
但后來,周佛海卻逐漸蛻化為國民黨右派分子。他積極開展反共宣傳,標榜自己要做一個國民黨的忠實黨員,叫嚷“攻擊共產黨,是我的責任,是我的義務”。后聯同廣東大學(中山大學)的幾名教授,創辦了以反共為主旨的《社會評論》,發表《反共產與反革命》《再論反共產與反革命并答中國青年》等一系列文章,為國民黨右派的反共活動搖旗吶喊。
周佛海以反共理論家自居,以他的反共理論和對蔣介石的忠誠,深得蔣介石的賞識與重用,曾一度負責為蔣介石起草講話與命令等。周佛海終于擠進了蔣介石智囊團,為蔣介石內戰、獨裁出謀劃策,成為蔣介石身邊的“文膽”之一。
蔣介石的寵信,使周佛海的地位節節高升。這期間,周佛海先后著有《三民主義的理論體系》《物價問題》等,還翻譯了《互助論》《社會問題概論》等著作。
周佛海一生筆頭甚勤。他有記日記的習慣,而且每日必記完日記方寢,確有特殊原因未記,日后必補記。他還重視自己日記的保存,1943年1月11日,他的住所南京西流灣住宅失火,當其妻子搶救財物時,他卻打開保險箱和書桌抽屜取出日記抱著往外跑,可見其珍愛日記的程度之深。除此之外,周佛海還寫過不少記史性的回憶文章。周佛海日記和回憶文章記錄了其經歷過的重要歷史活動,反映了他一生多變的心路歷程,也記錄了他早期參加革命組織的一些歷史事實,特別是其中的某些篇章,為中共尋找一大會址幫了大忙。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陳毅出任剛成立的上海市軍管會主任。在1950年夏末的一次會議上,由陳毅市長提議,經上海市委討論同意后,決定在上海全市范圍內開展尋找中共一大會址的工作,以迎接即將到來的1951年7月1日,即建黨三十周年紀念日。
偌大的上海,幾經戰火,數度易主,加上當事人天南海北,尋找一大會址猶如大海撈針。巧合的是,尋找任務落到周之友的身上,周之友就是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與楊淑慧的兒子。周之友向時任公安局長的楊帆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他的父親周佛海生前喜歡記日記和寫文章,會不會把一大會址也記錄在其中?于是,工作人員在圖書館里,費了很長時間,終于在周佛?;貞涗洝锻蛹芬粫姓业健斗錾s庞八莓斈辍芬晃?,其中記載了開會與住宿的地點,有“住在貝勒路附近的博文女校樓上……”“在貝勒路李漢俊家,每晚開會”等內容,“貝勒路”位于法租界,是以法國遠東艦隊司令貝勒的名字命名的,1943年,上海撤銷了租界,“貝勒路”也隨之以湖北黃陂縣縣名命名,改稱“黃陂南路”。
為了確認會址,楊帆還把周佛海的老婆楊淑慧從監獄中放了出來,讓她幫助尋找。據楊淑慧回憶,中共一大開會的地點是“李漢俊先生的家,我去過幾次,印象不很深了”。“博文女?!笔钱斈昝珴蓶|、周佛海等9名外地一大代表在上海住宿的地方。工作人員又前往上海市教育局,查閱1949年前的上海中小學注冊簿,找到了關于博文女校記錄在案的文字。根據查到的線索,在當地老居民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幢鑲嵌著紅磚的青磚二層樓房。后經各方驗證,證實這便是毛澤東、周佛海等9名外地代表當年下榻的“博文女?!薄?/p>
接著楊淑慧憑記憶在“黃陂南路”與“興業路”的交叉口,找到一家掛著“恒昌福面坊”大字招牌的房子,經過反復觀察后,很肯定地認為這里就是中共一大會址。后來經過反復查實,一大會址最終確定。
(責任編輯:葉筱)
(郵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