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圍繞“一所與世界對話的學校”的共同愿景,遵循“對話教育”的辦學思想,把每一名兒童看作是需要走向生活的人,是文化遺產中的人,是生活世界的人,是時代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學校把“立德樹人”貫穿在“對話教育”的全過程,把“人”和“樹人”作為著眼點和落腳點,成就一個大寫的人。
對話課程培育核心素養。圍繞“個性化、國際化、現代化”的發展原則,從閱讀、語言、科學、藝術、運動五大領域構建了“對話課程”體系,開設了主題閱讀、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人工智能、相聲、輪滑等課程。通過多元課程、共享資源、共育成長的路徑,培養兒童對自然、他人、自己的尊重情感,從而讓每一名兒童用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對話,培養學生獨立與思考、合作與交流、審美與情趣、探究與質疑、堅持與超越的五大核心素養,培養有骨氣、具有世界胸懷、國際視野的中國人。
對話教師點燃學生的智慧。學校以教育理論研學為基礎,以多層面培訓為抓手,以多層次骨干梯隊為培養重點,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為主要目標。以“特級工作室”和“好書記工作室”為平臺,學校采用“對話特級教師、對話教研員、對話督導員、對話同伴”的培訓方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的教師相繼走進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走進清華附小、府學胡同小學、海淀區民族小學等區外小學,從學科素養、積極心理品質、個人成長需求等方面,采用“階梯式量身定制”的培養方式,通過與專家學者、教育同行對話的方式,培養一支有正氣,有教育情懷,能夠點燃學生智慧的教師隊伍,以適應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
對話課堂養育學生的個性。學校提倡“把兒童當作兒童”的學生觀,讓每一名教師從兒童的視角去解決教學問題,從兒童的視角設計課堂問題,從兒童的視角活用學科教材,從兒童的視角挖掘課程資源。采用與教材、與教師、與同伴、與自我等對話形式,改變傳統的學習行為方式;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彰顯開放性、民主性、個性化的對話課堂模式。通過課堂教學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四個環節,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去做;解放學生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成就他們的個性。
編輯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