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汪梟梟
“小麥和稻草的選擇要當大事抓,選好源頭,把好關,從技術上解決蟲蛀的問題。”5月18日清晨6:30,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到制曲六車間召開現場會。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帶頭大興調查研究、真抓實干之風,為茅臺作風建設發揮了“頭雁效應”。
在茅臺集團,普通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得到充分體現。每天清晨6點,茅臺集團首席特技釀造師嚴鋼就要開始長達3個小時的車間巡查,在他胸前掛著一枚黨徽。嚴鋼說:“黨員佩戴黨徽、亮明身份,這是茅臺集團10多年來的傳統,主要目的就是要讓黨員時時刻刻起帶頭作用。”
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必須堅持把黨的建設貫穿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多年來,茅臺集團始終堅持企業改革發展與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同頻共振,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同頻共振,各級黨群組織抓黨建的意志和水平保持同頻共振。
三個“同頻共振”為茅臺營造了“酒香、風正、人和”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過去一年,茅臺集團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股價日益飆升、品牌價值持續問鼎世界榜首……2018年第一季度,茅臺集團完成白酒銷量4.49萬噸,同比增長1.93倍。茅臺酒銷量同比增長29.2%,茅臺系列酒銷量同比增長66.7%,王子、迎賓、習酒窖藏1988、金質習酒等子品牌強勢崛起……一系列改革發展成果證明,茅臺集團黨組織具有過硬的戰斗力。
在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品牌價值日益提升的同時,茅臺集團本著“大品牌、大擔當”的情懷,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主動承擔起國有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十二五”以來,茅臺集團累計投入24億元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展示了新的“茅臺擔當”。把脫貧攻堅這項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組織集團60個基層黨組織幫扶道真48個貧困村;啟動國酒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脫貧攻堅三年公益計劃,3年共捐3億元,幫助6萬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此外,茅臺集團通過保障市場投放、完善營銷渠道、嚴處捂售惜售等措施,全力把控茅臺酒市場終端價格,企業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
茅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還體現在對員工的關心上。根據目前的技術手段,茅臺酒的包裝車間完全可以不依賴人工,但李保芳表示,包裝車間一千員工,就是一千個家庭,為這一千個家庭提供收入來源是茅臺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茅臺是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國有企業,要牢記自己姓‘黨’。”李保芳說,茅臺始終沒有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
正是因為牢記姓“黨”,堅持共產黨人的初心,牢牢守住了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茅臺集團得以從一個生產規模僅數十噸的作坊式企業發展為全國最具品牌價值的民族工藝企業之一,也更有信心和底氣沖刺“千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