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鵬 (交通運輸部部長):
未來3年,將重點聚焦交通精準扶貧脫貧、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聯網提升、運輸服務升級、推進綠色發展、強化安全發展五大方面。具體而言,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建設的傾斜支持,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加快推進通村暢鄉的“幸福小康路”建設,確保到2019年底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創新農村客運運營組織模式,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繼續推進“交通運輸+”特色產業扶貧,繼續支持貧困地區約1.2萬公里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改造建設;完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布局,實施重點通道連通工程和延伸工程。2020年實現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約達到540萬公里的目標。
劉小明(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自1969年北京開通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以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用不到5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發達國家150年的發展歷程。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大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楊傳堂 (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
我們要按照世界領先、人民滿意、有效支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建設具有世界眼光、中國特色的交通強國。
胡希捷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公路總里程增加了約53.4萬公里,高速公路覆蓋97%的20萬人口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二級及以上公路通達96.7%的縣。我國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改革方向,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始終朝著政企分開、綜合交通一體化的方向推進。同時,科學編制中長期交通發展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相繼出臺,整合了交通優勢資源。
周偉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
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交通運輸結構調整、質量安全要求更高、從交通大國向強國邁進的大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設和質量要求不能停留在現有水平上,需要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深化質量內涵,推動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公路建設行業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新時代公路建設隊伍,將高質量發展基因植入全行業,讓公路建設給更多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