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河,薛少清,鄧聲京
(梅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廣東 梅州 514000)
在臨床上,腹膜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主要措施,而鈣磷代謝紊亂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見的問題[1]。高鈣血癥是血液透析患者長期使用含鈣磷結合劑的主要并發癥[2]。血液中鈣磷含量增高,誘導低轉運性骨病和轉移性鈣化的發病率增加,導致冠脈血管血流量不足,進而影響腎病患者的生命周期[3]。目前,在國外低鈣腹膜透析液已經應用于臨床治療鈣磷代謝紊亂,且能顯著減少血液中高鈣的發生[4]。為了提高腹膜透析的臨床療效,減少血液中鈣磷的濃度,進而逆轉血管發生鈣化,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本文主要探討長期使用低鈣透析液對腹膜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來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低鈣透析液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標準鈣透析液治療組)30例。研究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5~70歲,平均(51.24±13.03)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6~70歲,平均(52.05±12.98)歲。納入標準:①腹膜透析時間大于3個月;②近期未發生腹膜炎等并發癥;③無其他重大疾病。排除標準:①患者患有嚴重感染者和同時進行血液透析;②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或不配合治療;③患者具有心功能不全和心臟疾病;④進行甲狀旁腺或者腎上腺手術者。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口服碳酸鈣劑量隨血磷濃度變化而調整。
1.2.1對照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采用標準鈣透析液進行治療(鈣濃度為1.75 mmol/L)。標準鈣透析液配方為:Na+132.0 mmol/L,Cl-96.0 mmol/L,Ca2+1.75 mmol/L,Mg2+0.25 mmol/L,乳酸鹽40.0 mmol/L。
1.2.2研究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低鈣透析液進行治療(鈣濃度為1.25 mmol/L)。低鈣濃度透析液配方為:Na+132.0 mmol/L,Cl-96.0 mmol/L,Ca2+1.25 mmol/L,Mg2+0.25 mmol/L,乳酸鹽 40.0 mmol/L。
1.3觀察指標:定期檢查兩組患者腹膜透析1個月、3個月后血清中鈣磷水平的變化。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磷濃度的變化: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磷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磷濃度隨著時間增加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血磷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磷濃度均稍高于正常值。見表1。


組別例數腹膜透析前(mmol/L)腹膜透析1個月(mmol/L)腹膜透析3個月(mmol/L)t值P值研究組301.92±0.531.64±0.421.52±0.453.6390.000對照組301.91±0.551.86±0.481.76±0.441.3470.000t值0.0832.2272.412P值0.9340.0290.018
注:血磷濃度的正常值參考范圍是0.9~1.34 mmol/L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鈣濃度的變化: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鈣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鈣濃度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血鈣濃度隨著治療時間增加顯著逐漸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的血鈣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血鈣濃度顯著高于正常值。見表2。


組別例數腹膜透析前(mmol/L)腹膜透析1個月(mmol/L)腹膜透析3個月(mmol/L)t值P值研究組201.93±0.262.18±0.382.02±0.431.1330.262對照組201.92±0.252.51±0.392.72±0.617.6750.000t值0.1753.8335.932P值0.8610.0000.000
注:血鈣濃度的正常值參考范圍是2.03~2.52 mmol/L
隨著腹膜透析的進行,患者的血鈣水平會出現升高,血磷水平持續性處于高水平,因此患者出現鈣磷代謝紊亂[5]。臨床上,引起患者血鈣水平增高的原因有多種:攝入蛋白質量的增多;使用含鈣的磷結合劑,降低血磷水平的同時增加機體對鈣的吸收;透析緩沖液中的鈣濃度高于血液中血鈣水平,導致鈣由透析液進入到血液中,進而使透析后患者的血鈣水平增高[6]。據覆蓋全球多中心的DOPPS顯示,高血鈣和高血磷的發生概率均高達52%和50%,說明了改善透析患者的血鈣和血磷水平的問題亟待解決[7]。在透析患者中維持正常水平的血鈣和血磷濃度,對減少患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及并發癥的發生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磷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磷濃度隨著時間增加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血磷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磷濃度均稍高于正常值。這些結果表明,低鈣透析液比標準鈣透析液能顯著降低血液中的血磷水平,使患者血磷濃度接近正常值。另外,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鈣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鈣濃度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血鈣濃度隨著治療時間增加顯著逐漸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的血鈣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血鈣濃度顯著高于正常值。結果表明,低鈣透析液能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鈣水平,使之緩慢上升,以致維持于正常范圍內。
綜上所述,低鈣透析液能顯著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鈣水平,使之緩慢上升,較好控制患者的鈣磷代謝,值得在臨床上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