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蓉 李俊 賈曉虎 劉萬巧 楊忠生
(四川省蘇稽蠶種場,四川 樂山 614013)
絲纖維上的疵點是在繭絲的某一部分呈瘤狀、小圈、發毛或塊狀,以及分裂的絲條和茸毛等畸形現象,在繅絲工藝上稱為繭絲的纇節或潔凈。在生絲等級的評判指標中,潔凈(亦稱凈度)是影響繭絲等級的重要指標之一,受蠶品種、上蔟環境、烘繭、繅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何斯美[1]等研究表明:潔凈優良蠶品種對潔凈不良蠶品種表現為顯性遺傳,而潔凈的遺傳力較高,可以通過育種手段提高潔凈,但潔凈指標的選擇比較繁瑣,連續逐代開展較困難,育種成本高。本實驗探索利用小黑板機個體繅絲的方法,對單粒絲疵點進行檢驗,并研究蠶品種單粒繭絲疵點的遺傳特性,通過進一步研究單粒繭絲疵點與定粒繅生絲潔凈的相關性,如單粒繭絲疵點與定粒繅生絲潔凈存在正相關關系,則可以通過單粒繭絲絲檢驗方法提高蠶品種的潔凈成績,找到一種提高家蠶品種生絲潔凈度的簡單易行之方法。
1.1 供試材料
7個家蠶品種材料:峨、光、872GC、992限、994限、P11、限4,均由四川省蘇稽蠶種場提供。
1.2 試驗方法
2016年晚秋季,單蛾飼養7個家蠶品種,每個品種單蛾育3個蛾區,上蔟結繭8 d后采繭,每蛾區分別隨機抽取10粒蠶繭,進行活蛹繅絲,用小黑板機檢測方法檢測單粒繭絲的疵點數,逐顆對號紀錄檢測數據。根據2016年晚秋季蠶品種“峨”的檢測成績,分別制備“疵點少(6.3)♀×疵點少♂(0.0)”及“疵點多(49.4)♀×疵點多(20.8)♂”兩種交配組合的越年蠶種,供次年試驗使用。
2017年春季,兩種交配組合各混收1區飼養,上蔟結繭滿8 d后,每種組合隨機抽取雌、雄各10粒繭,進行活蛹繅絲,用小黑板檢測方法檢測單粒絲的疵點數
1.3 試驗數據處理
不同蠶品種及蛾區間單粒絲疵點數:通過調查每粒繭的疵點總數和絲長,計算每粒繭400米絲長的平均疵點數,計算公式如下:
400米絲平均疵點數=(疵點總數×400)÷絲長
2.1 試驗結果
各品種的單絲疵點數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數據看出:品種間疵點數有差異,最少的是光,400米絲平均6.3個疵點,最多的是限4,400米絲平均22.8個疵點。蛾區內個體差異較大,且大于蛾區和品種間差異。

表1 不同品種單絲疵點調查表 單位:個
2.2 結果分析
對表1中試驗數據用生物統計學方法進行差異性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

差異源SSdfMSFP-valueF crit樣本25.31780952212.658904760.1010727290.9039161154.719224824列6082.85857161013.8097628.0945801688.58481E-082.898670357交互1135.3948571294.61623810.7554461920.6955178422.280045864內部23671.4189125.2455026總計30914.97124209
由上表知:品種間達極顯著差異,因此對品種做多重比較

SSR0.05 3.7 R0.05 7.56
SSR0.01 5.7 R0.01 11.65

品種平均數X-光X-872GCX-992限X-994限X-峨X-P11限422.8116.50**15.15**12.32**10.37*9.82*4.65P1118.1511.85**10.50*7.67*5.725.17峨12.996.685.332.500.55994限12.446.134.781.95992限10.484.182.8372GC7.651.35光6.31

表2 不同品種單絲疵點差異性分析表
同品種同蛾區內個體的400米絲平均疵點數差異較大,每個蛾區內個體的400米絲平均疵點數都達到極顯著差異,與蔣佳、蘇茂科[2]闡述研究結果相同;同品種蛾區間400米絲平均疵點數沒有差異;品種間400米絲平均疵點數存在差異,其中:光、872GC、992限、994限、峨等五個品種間無顯著差異,光和872GC顯著少于P11和限4,992限、994限及峨顯著少于限4。
2.3 同品種單粒絲疵點的遺傳性
由表2數據看出:“疵點少♀×疵點少♂”的F1代400米平均疵點數為6個,“疵點多♀×疵點多♂”的F1代400米平均疵點數26個,疵點“少×少”比疵點“多×多”的F1代疵點明顯要少;“疵點多♀×疵點多♂”的F1代也有疵點較少的個體出現,如6號繭,其400米平均疵點數為3個,說明單絲疵點數,多與少不僅僅是簡單的顯性遺傳關系。

表3 品種峨不同交配組合F1代疵點數調查表
3.1 不同蠶品種間400米絲平均疵點數存在差異。
3.2 以疵點數而言,光和872GC兩個品種極顯著優于限4、顯著優于P11,光、872GC、992限、994限、峨等5個品種間無顯著差異。
3.3 992限、994限、峨等3個品種顯著優于限4、與P11無顯著差異。
3.4 P11與限4無顯著差異。
3.5 “少×少” 的F1代400米平均疵點數與“多×多”比較,雌個體少21個,雄個體少20個,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說明單絲疵點的遺傳力高,在蠶品種選育工作,對單絲疵點的選擇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