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鋼市人民醫院(462500)劉小芳 王春平 姬艷芳
剖宮產是解決產婦難產和母嬰并發癥的重要手段,但剖宮產還具有一定的危險,如麻醉意外、羊水栓塞等,易使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盆腔粘連等并發癥,不利于產婦的身體恢復[1]。目前,臨床實踐發現,給予人性化護理措施能有效調節產婦情緒,促進產后康復[2]。因此,本研究就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應激反應及產后恢復的影響作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產科收治的足月產婦114例,并均擬行剖宮產術,依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57例。本次入選產婦均符合剖宮產的指征,且無妊娠合并癥。兩組產婦及家屬均已知曉研究內容且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經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30.76±5.44)歲;初產婦32例,經產婦25例。觀察組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0.92±5.61)歲;初產婦35例,經產婦22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依據產科的常規護理流程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內容如下:完善術前相關檢查,做好剖宮產前的各項準備,囑咐產婦注意休息;術后密切觀察產婦情況,并及時記錄。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1)產前。①心理干預。主動與產婦溝通,講解剖宮產和麻醉的有關知識,如方式、安全性等,詳細說明剖宮產中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穩定其情緒,使產婦積極配合手術和護理。②按照產婦的習慣調整病室環境,保證病房安靜、舒適,消除產婦的不適感和陌生感,使其迅速適應。③在術前檢查和術前準備過程中,應解釋其目的,并注意保護隱私。(2)產中。注意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及四肢末梢情況,以防發生意外。并調節室溫,注意保暖,以及保護好產婦隱私,減少暴露時間。(3)產后。①生活護理。協助產婦安置為舒適臥位,指導產婦翻身和早期下床活動,注意保暖;告知產婦及家屬母嬰平安,鼓勵家屬多陪伴產婦;②飲食干預。產后6h可給予流食,排氣后可正常飲食,禁脹氣食物,如牛奶等。③疼痛干預。采取腹部按摩、聽音樂、熱敷等方法轉移產婦的注意力以減輕疼痛,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指導產婦咳嗽時可用雙手按住切口以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的應激反應和產后恢復情況。應激反應可以比較產婦干預前后的血漿皮質醇(CORT)濃度、疼痛程度及焦慮程度,其中疼痛程度應用疼痛評分量表VAS[3]評定,總分10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焦慮程度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4]進行評估,共20個項目,總分100分,評分越低表示焦慮程度越輕。產后恢復情況可以評估產婦的排氣時間、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
附表1 兩組產婦的應激反應對比(±s)

附表1 兩組產婦的應激反應對比(±s)
時間 組別 CORT(nmol/L) VAS(分) SAS(分)干預前 對照組(n=57) 858.82±77.21 7.12±1.56 57.25±5.51觀察組(n=57) 859.31±77.16 7.27±1.63 57.38±5.47 t 0.034 0.502 0.117 P<0.05 <0.05 <0.05干預后 對照組(n=57) 511.67±45.27 5.25±1.31 46.73±4.52觀察組(n=57) 436.14±45.31. 4.11±1.18 41.82±4.46 t 8.903 4.882 5.838 P<0.05 <0.05 <0.05
附表2 兩組產婦的產后恢復對比(±s,d)

附表2 兩組產婦的產后恢復對比(±s,d)
組別 排氣時間 下床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n=57) 1.74±0.81 2.35±0.81 7.56±2.01觀察組(n=57) 1.21±0.62 1.78±0.63 5.12±1.75 t 3.923 4.194 6.912 P<0.05 <0.05 <0.0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應激反應 干預后兩組產婦的CORT濃度、VAS評分及SAS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的CORT濃度、VAS評分及SAS評分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產后恢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排氣時間、下床時間及住院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目前,雖然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如出血、感染等,若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后果,危及母嬰的安全。同時,剖宮產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導致產婦產生較劇烈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如應激反應過于強烈,不僅影響產婦的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而且會干擾剖宮產的順利實施,不利于產后恢復[5-8]。基于此,給予剖宮產產婦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協助其促進手術順利完成極為關鍵。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理念也發生改變,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以及人性化服務的模式已在各個醫院廣泛應用。人性化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和生命價值,關注患者的需求,通過向患者提供舒適、人性化的干預措施,全方位為患者服務,從而滿足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需要,推動護理效果的提高,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對剖宮產產婦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的CORT濃度、VAS評分及SAS評分均較低,且產后恢復較好,說明通過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減輕產婦的焦慮情緒及疼痛,調節生理指標,促進產后康復。由于產婦擔心剖宮產造成的疼痛和母嬰安全,易出現緊張、焦慮等心理,并且使產婦的生理發生改變,直接影響麻醉和剖宮產的效果。同時,剖宮產作為有創性的操作,可使產婦疼痛加劇,不利于身體恢復。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通過產前的心理干預、環境干預等措施,減輕產婦的焦慮等不良情緒,利于剖宮產的順利進行;通過產中和產后的保溫干預、疼痛干預、飲食干預等措施,可有效減輕產婦疼痛,促進產婦康復,減少意外發生。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產婦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產婦的生理狀態,降低應激反應,減輕產婦疼痛,從而促進其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