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莉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互聯網+”、財務共享、云計算等大數據技術得以廣泛應用,業財深度融合。公司財務會計人員由核算職能向管理職能轉型迫在眉捷。為在大數據時代作好共享后的財務轉型工作,本文從大數據的特點、財務會計的局限性及其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出發,對管理會計變革的路徑進行分析,提出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轉型
2014年財政部發出《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順應大數據時代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全面提升會計管理與工作水平,增強風險防御與控制能力。在國家科學謀劃管理會計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公司北方財務共享中心于2013年正式運行,南方共享亦在集團各業務板塊逐步推廣中。筆者所在的中海廣東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氣電集團控股公司,被列入第三批次推廣上線單位,計劃于2018年8月底正式上線,公司財務會計人員由核算職能向管理職能轉型迫在眉捷。
一、大數據的涵義與特征
“大數據”又被稱為“巨量資料”,其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量之大,已經難以使用現行的主流軟件工具有效解決了。采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就是對于大規模的數據信息選擇在合理時間內收集,并對這些數據信息采取相應的處理方式,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以將這些數據信息整理為具有積極效應的資訊,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決策提供依據。即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
IBM 最早將大數據的特征歸納為4個“V”(量Volume,多樣Variety,價值Value,速Velocity),即:第一,數據體量巨大。計量單位已從百萬兆字節(TB)級別躍升到千萬億字節(PB)級別;第二,數據類型多樣(Variety),例如網絡日志、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不同類型的半結構和非結構化數據。第三,價值密度低,商業價值高(Value)。第四,處理速度快(Velocity)。和傳統的數據挖掘技術有著本質的不同,大數據需要從全部數據樣本而非抽樣中關注數據的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系,來抓取有用信息,為決策分析提供依據。
二、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
1.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職能的局限性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會計的兩個分支,財務會計在我國長期的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貨幣對以往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記量、編制報表等形式來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全程以 “記錄價值”為主,缺乏對財務數據的深層次挖掘。財務會計利用信息化對經濟業務直接進行會計核算與管理,減少了工作量,但會計核算必須按照會計準則及法律法規要求進行,財務會計報表格式固化,報表出具具有周期性和滯后性,屬“對外財務報告”,靈活性差,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對數據的利用仍然停留在對結構化數字數據的分析上,對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數據無法通過核算系統進行處理,因此財務會計難以勝任大數據時代的“加工”和“價值創造”要求。
2.大數據催生管理會計的快速發展
大數據時代數據呈現出結構化數據向半結構、非結構等全數據轉變的趨勢,管理會計的處理對象變得更加完整。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在大數據時代成為一種必然。隨著數據的爆炸式發展,單位自身的標準化、結構化數據在企業所能獲得的數據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甚至不足15%。大數據時代,傳統的結構型數據庫已成為管理會計發展的瓶頸,數據應用的及時性與預測性要求管理會計迅速發展。
管理會計主要是為滿足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它評價方式多樣,評價方法靈活,根據管理需要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固定時間要求,除以貨幣計量外,還可通過消費喜好等半結構、非結構類數據作為比較單位對信息進行衡量,據以對業務進行分析評價。隨著大數據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傳感技術、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大數據技術能夠輕易對數據進行挖掘,財務與業務得到深度融合,極大地節約了企業的人力物力。
管理會計不僅關注歷史信息,更注重對現在和未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預測,在決策、控制、評價和預測未來等方面提供參考依據,實現價值再創造。
三、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路徑
1.數據收集方式的變革
紙質原始憑證作為傳統會計核算的數據源頭,耗用了大量資源,占用了大量空間。隨著互網技術和信息化系統的廣泛應用,原始憑證逐步向無紙化過渡,數據類型已呈多樣化分布,收集工作逐步分散到采購、生產、銷售、綜合等前端業務部門,通過財務共享、云計算等技術直接采集,提高數據準確性的同時,省時高效,極好的實現了降本增效,提升了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
2.數據內容與存儲的變革
目前的企業管理,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仍處于主導地位,因其功能與存儲空間有限,關系型數據庫僅能處理結構化數據,隨著數據來源與種類形式的豐富化,關系型數據庫在高并發讀寫、高吞吐率和海量數據存取、高可用性和高擴展性需求等方面越來越無法適應新的形勢,成本高昂、數據處理的局限性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制約。海量數據要求管理會計由結構單一的傳統結構型數據庫向集收集、預處理、存儲、整合、分析、數據挖掘和價值再造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數據庫轉變,并建立起適合自身需求的存儲模塊,以挖掘出更有效、更具價值的潛在信息。
3.數據加工分析方式的變革
傳統財務會計數據采集來源單一,存儲、管理和分析數據量小,效率低,大多通過關系型數據庫和并行數據庫處理。從使用并行計算提升數據處理速度而言,傳統的并行數據庫技術強調高度一致性和容錯性,其可用性和擴展性難以得到保證。目前企業大多使用的大數據處理方法是以處理器為中心,海量大數據則要求以數據為中心的處理模式。因此,傳統的CPU處理方法,不再適應大數據的要求。在物聯網發達的今天,管理會計需要通過回歸分析、趨勢分析、決策樹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數據挖掘技術,這些在傳統管理會計中很少運用。
在數據爆炸式增長的當下,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現自己的數據庫管理,對下屬分子公司的所有財務數據實現匯總、分析不再費時費力,輕易地做到跨部門、跨企業、跨地域整合數據,根據需要適時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在決策、預算管控、資金管理和預測未來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
4.信息共享模式的變革
傳統的數據管理模式下,各業務部門對自己的數據進行管理,形成了各自的單一數據庫,業務部門數據呈現了“信息孤島”現象,局部意識成為了信息共享的阻礙。大數據時代,單位內部甚至單位間數據逐步實現信息共享,例如中海油已于2016年11月,按照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要求,將符合國家信息公開標準的天然氣管網和LNG接收站設施信息公開,并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平等開放管網設施,在有剩余能力的情況下,提供輸送、儲存、液化、氣化和壓縮等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戰略合作局面,推進了國家天然氣市場化改革。
四、應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策略
1.在戰略層面加強財務與業務融合
傳統的財務會計人員工作主要以確認、記錄、記量、報告等核算為主,與業務融合不夠。在財務共享、互聯網+的作用下,業務數據從各個模塊推送至財務管理中心,促進財務管理人員工作向計劃、運行、市場、人力資源等業務領域延伸,幫助企業從國內外形勢、行業現狀與前景、企業的競爭能力、有形與無形資產狀況、產品價值優勢和自身財務狀況出發,對數據進行收集、加工、分析與評價,以獲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只有充分與業務融合,才能幫助管理者高瞻遠矚,有效防范與規避企業內外部風險,決勝于千里之外。
2.加強對大數據時代適應性人才的培養
為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管理需求,企業需要以人才培養為首任,帶動管理會計發展,同時整體推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指引體系、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大數據時代財務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與職業素養,不僅要懂財務知識 ,而且要掌握信息化技術,盡快轉換思維,從傳統的“核算”與“監督”職能向綜合管理型轉變。
管理會計人才的發展,一方面需要企業定期開展管理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另一方面也需要員工個人提高對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的認識,積極主動的開展相關學習。總之,企業發展必須堅持人才帶動,整體推進原則。
3.完善管理會計制度建設,加強風險防范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人員的崗位職能發生了較大變化,由對過去的“記錄價值”轉變為對未來的“創造價值”。為避免轉型期思想意識淡薄、崗位職責模糊帶來的監管不力,首先必須在轉型前制定系列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指引管理會計具體實施,推動其有效應用,通過組織對標、專家咨詢等方式,完善體系化建設,推動管理會計發展,并及時總結、梳理管理會計實踐經驗,組織建立管理會計案例庫,為管理會計的推廣應用提供示范,確保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期財務管理工作的安全,增強風險識別能力,提高風險投票管控能力。
4.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的存儲量相當龐大,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企業中約有 50%的管理者并未對大數據戰略及互聯網時代對企業的影響引起重視。具體實施中,要采集全面及時的信息資源,就要加大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打破部門間的數據交流壁壘,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實現會計與業務活動的有機融合,推動管理會計功能的有效發揮。大數據下的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企業內部必須要設置大數據管理中心,各預算職能部門要和大數據管理中心連接,各預算部門可適時查看與分析預算執行數據,真正實現分析過去、把握現在、預測未來。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數據支持。
氣電集團自2012年選取了3家單位作為ERP的試點單位,通過分批次、分板塊逐步實施,現已在下屬分子公司實現全板塊上線,并通過財務共享中心的創立,建立起了管理會計發展的信息化支撐,實現了會計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從源頭上避免了“信息化孤島”的出現,并通過與浪潮軟件、海油信科等公司的協作,拓展了管理會計在全面預算、資金管控、分析評價等方面的職能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必須做好全過程控制,加強風險管理,迎難而上,勤思考勤總結,推進轉型工作的應用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春霞.探究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J].當代經濟, 2016(36):74-75.
[2]王力強,李丹.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6(03).106-110.
[3] 譚 欣,張振文,沈星元 .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 2017(36):84-85.
[4]高敏莉.大數據時代下管理會計數據處理的新變革[Z].財經界, 2016(5):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