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啟 吳允鳳 王冥思 孫艷艷
【摘要】目的 探討血液檢驗在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診療的貧血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貧血具體癥狀的不同將其者分為實驗組(地中海貧血)與對照組(缺鐵性貧血)。兩組患者均采用血液檢驗。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液檢驗結果。結果 兩組患者的多項血液檢驗指標均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液檢驗在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突出,能夠準確判斷患者是否貧血以及貧血類型,從而為臨床干預提供有理數據支撐,值得推廣。
【關鍵詞】血液檢驗;貧血診斷;鑒別診斷;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8..01
貧血屬于臨床中較為普遍和常見的癥狀,同時也是許多疾病的基礎因素,在患者發生貧血癥狀之后,會發生很多和血細胞相關聯的疾病,同時貧血患者相對于正常人而言在疾病方面的發生率以及發展惡性程度也會明顯的提高[1]。對此,為了更好的診斷與鑒別貧血,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為例以對比分析方式探討血液檢驗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診療的貧血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通過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病理學診斷等方式確診為貧血。根據隨機數字法的原則與貧血類型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各60例。其中,實驗組為地中海貧血,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齡(35.9±6.6)歲;常規組為缺鐵性貧血,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5.4±5.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血液檢驗,均在檢驗前一天晚禁食,在早晨空腹狀態之下抽取3 mL的靜脈,血,借助血對比的專用管對血液樣本實行真空采血。采用相同生化檢驗,儀器設備均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驗操作參照儀器設備說明書。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檢驗結果以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為主。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的多項血液檢驗指標均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目前臨床中關于貧血的診斷方式主要是血液檢驗為主,其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同時檢驗的便捷性也比較理想。但是因為血液檢驗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所以在臨床普及方面的難度也比較差[2]。例如,雖然我國部分城市已經建設了關于聯合基因檢測的服務,并且應用在了貧血類型的鑒別當中,但是因為部分醫院的技術條件以及人員技術能力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臨床鑒別方面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血液檢驗難度仍然較高。對此,持續推廣血液檢驗技術,并在檢驗結果中落實多項技術標準,并按照檢驗結果判斷患者的貧血癥狀以及具體類型非常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多項血液檢驗指標均存在明顯差異。這一結果也充分證明了血液檢驗在貧血的診斷和鑒別中的意義與價值,不僅可以準確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貧血,同時對于貧血的類型、嚴重程度等均有直接性的表達,臨床價值較高,可以作為臨床常規檢查項目。
綜上所述,血液檢驗在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突出,能夠準確判斷患者是否貧血以及貧血類型,從而為臨床干預提供有理數據支撐,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 灝.血液檢驗在貧血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1):93-94.
[2] 李秀榮,韓 磊,楊 凡,等.胰腺癌患者腫瘤相關性貧血干預情況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1):8-12.
[3] 金 群,吳 甬,朱君瑤.血液檢驗在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23(1):233-23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