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娟
【摘要】目的 根據脊髓損傷患者的病情特征,實施經顱磁刺激,觀察分析其對患者神經性疼痛及大腦皮質興奮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脊髓損傷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就診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24例。研究組采取經顱磁刺激進行治療,參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實驗結束后,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將兩組患者的神經性疼痛評分、大腦皮質興奮性(MEP)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與參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的指數評分明顯較低,且大腦皮質興奮性較高。結論 對脊髓損傷患者實施經顱磁刺激,不僅能夠降低患者的神經性疼痛,還能增加大腦皮質興奮性,療效顯著。
【關鍵詞】經顱磁刺激;脊髓;疼痛;興奮性
【中圖分類號】R65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8..01
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脊髓損傷的發生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脊髓損傷作為脊柱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對患者的生存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對于脊髓損傷的治療,多采取早期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但預后不良,為此探究新的治療方案較為重要。本次研究中,主
要是探究經顱磁刺激治療對脊髓損傷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脊髓損傷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就診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24例。其中,研究組男10例,女14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32±5.9)歲;參照組男16例,女8例,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35±6.3)歲。所有患者入組前均未進行其它藥物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此次實驗主要是采用對照法來研究分析經顱磁刺激對脊髓損傷患者的療效價值。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藥物治療,口服江蘇恩華藥業集團出廠的加巴噴丁,每日3次,初始劑量為300mg,根據治療時間逐漸增加藥物劑量至900 mg[1]。研究組采用經鸕鶿刺激進行治療,使患者取仰臥位,采取圓形線圈對準右側大腦M1區,頻率10 Hz,80%靜息運動閾值,每個序列15個脈沖,刺激1.5 s,序列間隔為3 s,總共實施1400個脈沖,共7 min。1次/d,每周6天,連續治療4周[2]。同時,記錄下患者的疼痛指數以及大腦皮質的興奮性。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
1.3 觀察指標
此次實驗中,主要觀察神經性疼痛評分、大腦皮質興奮性兩個方面的指標:(1)神經性疼痛程度評分(根據脊髓損傷患者的臨床表現,對患者的神經性疼痛指數予以評定,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指數越高);(2)大腦皮質興奮性MEP(MEP波幅指標越高,表示大腦皮質越興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 果
神經性疼痛程度評分比較,研究組在神經性疼痛程度評分方面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結 果
脊髓損傷作為世界高發疾病之一,損傷后往往使得損傷面以下的運動、感覺的喪失[4]。據相關的醫學報道顯示,大約60%~90%的患者在脊髓損傷后出現神經性疼痛,給患者的生存帶來極大痛苦。脊髓損傷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肢體功能障礙,不僅給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帶來嚴重傷害,還會給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壓力。
此次實驗數據表明,在神經疼痛指數方面研究組患者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且研究組患者的大腦皮質興奮性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以上數據均說明,對脊髓損傷患者采取經顱磁刺激,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數,增加大腦皮質的的興奮性。
因此,對脊髓損傷患者實施經顱磁刺激,療效顯著,可在臨床中大力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曉輝,王 敏.普瑞巴林與加巴噴丁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療效與安全性對比[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3):15-17.
[2] 朱華東,盧 笛,李國政,等.中西醫結合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5):1061.
[3] 吳仕站.普瑞巴林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性疼痛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3):35-37.
[4] Valent LJ,Dallmeijer AJ, Houdijk H,et al.Effects of hand cycle training on physical capac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etraplegia:a clinical trial[J].Phys Ther,2009,89(10):1051-106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