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桂英
摘要:東野圭吾是日本著名作家,也是新社會派的代表人物,其推理小說具有鮮明的新社會派特性。基于此,本文就東野圭吾作品中的新社會派特性進行研究,首先對東野圭吾作品和新社會派進行簡要概述,然后結合新社會派特性及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作品,對小說時間定位、未成年犯罪事實、解密模式的解構、社會現實問題等特性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東野圭吾;新社會派;特性分析
東野圭吾作為新社會派代表作家,受到國內外讀者的廣泛歡迎。新社會派是日本小說界的一個重要流派,這種小說創作類型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征:首先,小說作品中含有眾所皆知的社會事件,但是整部作品中并沒有明確指出各個情節的發生時間;其次,小說作品會對社會未成年犯罪進行揭露,從而對現實的社會制度產生質疑;第三,小說在對案件的謎底進行解答時,會對傳統模式進行重新解構。
一、新社會派及東野圭吾概述
(一)新社會派概述
就日本的文學創作來看,主要體現出兩種類型,分別是大眾文學類型和純文學類型。就大眾文學類型來看,其重要特征在于對社會事件的揭示和社會文化的批評,能夠更加敏銳地洞悉到社會發生的各種變化;而純文學領域的創作視野相對比較狹窄,與大眾生活的聯系不夠緊密。隨著日本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眾文學的發展勢頭變得越來越猛烈,更多人渴望從文學角度對社會意義進行分析和解讀,因此大眾文學具有極強的時代感和社會使命感。20世紀50年代,社會派在日本興起,并且成為日本推理小說中的重要流派和大眾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派具有鮮明的大眾文學特點,能夠對社會現實中的各個事件及矛盾進行充分展示,而新社會流派是東野圭吾在繼承社會流派基礎上創作出的新特性。
(二)東野圭吾作品概述
東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也是日本社會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在世界享譽盛名,主要作品有《幻夜》、《白夜行》、《紅手指》、《彷徨之刃》、《嫌疑人x的獻身》等。東野圭吾的諸多作品鮮明地展示出日本社會流派的現實主義特性,對社會事件和社會矛盾進行充分揭露,同時也在創作的過程中形成新的類型標準,并且演變為新社會派特性。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東野圭吾的幾部典型作品,對新社會派特性進行詳細解讀,從而使東野圭吾的作品價值得到充分展現。
二、東野圭吾作品中的新社會派特性分析
(一)小說時間由社會事件定位
東野圭吾的小說創作共涉及兩個流派,分別是社會派和本格派,早期作品主要以本格派為主或者將兩種流派相融合,后期的文本風格則與社會派一脈相承。在東野圭吾的諸多作品中,《幻夜》和《白夜行》是典型的姊妹篇,無論從人物關系、寫作風格還是時間設定來看,都具有很強的相似性。這兩部小說同屬于社會派風格,其中《白夜行》更是社會派的典型作品之一,兩部作品中都沒有對時間進行明確的說明,但是卻用典型的社會時間對時間線索進行暗示。例如在《幻夜》中,主人公所在的店鋪營業額在一個月內下滑嚴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惡臭事件”,因此可以推斷小說時間為1995年;在小說結尾部分以慶祝千禧年為暗示,說明結束的時間為2000年除夕夜;而在《白夜行》中,小說開頭闡述法院對熊本水俁病這一社會事件作出判決,這一事件發生于1973年3月,因此可以推斷出小說開始的時間;在小說人物舉辦婚禮時,小說沒有明確交代婚禮的舉行時間,但是卻用阪神老虎隊棒球比賽獲取冠軍這一社會事件對具體時間進行暗示,根據小說開始時間推斷,主人公第一次結婚的時間應該為老虎隊第二次獲得冠軍的時間,即1985年[1]。
(二)對未成年犯罪的直觀揭露
東野圭吾的兩部作品對未成年犯罪進行直觀揭露,這兩部作品分別為《紅手指》和《彷徨之刃》。在《紅手指》中,作者主要從犯罪者家庭的角度出發進行創作,對當前社會的法律提出質疑,而《彷徨之刃》則是以受害者家庭為視角進行創作,呼吁父母在孩子成長階段的重要教育作用。日本是世界發達國家中犯罪率較低的國家,但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卻居于世界的高位,尤其是校園霸凌案件更是屢屢發生。針對這一社會現狀,日本對未成年犯罪的法律界限進行下調,設定為滿14周歲承擔法律責任。在這兩部小說中,犯罪者的年齡都已經超過14周歲,因此符合日本《少年法》的適用范圍。與其他犯罪類小說相比較,東野圭吾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情景、處理方式等方面的描寫都采用直接描寫的方法。例如在《紅手指》中,作者對殺害女童的過程進行現實描寫,期間刻畫主人公喪心病狂的情緒變化,是對日本未成年犯罪赤裸裸地揭露。
(三)對推理解密模式重新解構
與其他推理小說相比較,東野圭吾的作品具有獨特的推理解密模式。一般作品往往以懸疑和暗示的方法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通過互補描寫對案件的謎底進行逐步揭露,最終的結果往往在小說結尾呈現,但是東野圭吾的小說一反常態,往往在小說開始就對犯罪者進行揭露,而小說的剩余部分往往是犯罪者與解密者之間的博弈過程。以《紅手指》為例,該作品描述未成年者殺害女童,然后由父母編織謊言幫助兒子逃脫法網,犯罪的細節在小說開始的部分已經充分交代,讀者以第三視角更能感受到血淋淋的現實帶來的沖擊力[2]。
(四)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揭示
作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下既收獲諸多成果,同時暴露出很多社會問題,東野圭吾在小說中對這些社會現實問題進行充分揭示。具體來看,日本的社會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分別是社會經濟問題、社會老齡化問題、社會歧視問題等。例如在小說《紅手指》中,犯罪者的母親強烈排斥兒子去自首,只是因為不想兒子未來遭受社會的歧視從而變得一無所有。這說明日本對于犯罪者通過投案接受自我救贖的方式報以一種不接納的態度,對于犯過罪的人而言,即便能夠自首并接受法律制裁,以后在社會上也會接受歧視的目光,在社會上享受的權利和待遇也會大大削弱,對于未成年人而言,犯罪自首無疑代表未來的毀滅,這也是小說悲劇的緣由。
三、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東野圭吾作品中的新社會派特性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在當代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社會責任感更是受到世界讀者的認可和尊重。東野圭吾作為新社會派的典型代表作家,其小說主要反映出以下幾種特性,分別是小說時間由社會事件定位、對未成年犯罪進行直觀揭露、對推理解密模式進行重新解構、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揭示。
參考文獻:
[1]張景一.論東野圭吾作品中的新社會派特性[J].當代文壇,2014 (04):92-95.
[2]華祺蓉.東野圭吾小說的治愈性特征[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 (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