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丹
在高句麗古墓壁畫的研究中,大量的是對于壁畫的現狀、歷史、分期等方面的研究。而對于繪畫技法、構圖與相關理論研究則較少。因此我們選擇以高句麗壁畫為實例,對學生進行古代繪畫構圖方面的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對于美術學、繪畫構圖學、攝影構圖的教學與研究實例也具有重要價值。
我們的繪畫構圖教學主要是根據地方歷史文化特點選擇實例,更直觀的使學生看到中國古代壁畫中構圖的原理與規律。通化師范學院地處長白山區,長白山地區歷史文化遺產中,最為典型的繪畫作品就是高句麗古墓壁畫。高句麗壁畫的構圖不僅僅受到壁畫內容的約束,而且受到了墓室與藻井形制的限制,同時受到畫師和墓主人思想意識的制約。因此高句麗壁畫構圖就形成了不同時期、不同內容、不同繪畫風格的多種形式,也為我們研究繪畫構圖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內容。
構圖,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畫面構圖要素,也不能理解為幾條簡單的實用的構圖規律,更不可以理解為幾種固定的形式結構或畫面的結構骨架。構圖是把大量散亂的構圖要素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結構,把藝術家的生活情感的體驗和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把心中的興奮、崇敬、畏懼、驚異和同情傳遞給觀者,要傳遞什么信息給觀者,如何傳遞這些信息,是靠視覺來完成的。藝術家可以把錯綜復雜的場景和畫面運用概括、提煉、簡化的手法凝練成構圖骨架結構。掌握了有意義的形式結構,對進行藝術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分析一件事物,特別是有關他的結構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將它拆散開,這樣可以將它的結構以及各個部件所在的位置與作用看的更加清楚,在對構圖的法則展開研究之前,我們先將一件造型藝術作品拆散開,分成構成一件造型藝術作品的主要部分,也叫主體,以及可能還有相對于主體來說顯得沒有主體部分那么重要,那么突出,但也于主體部分息息相關的,對主體起烘托作用,使主體更為突出,這是作品的次要部分,有人把它稱為陪體,它與主體的關系是造型藝術中的賓主關系,主次關系,它時常用來表達主體無法表達的意思,對主體起補充作用,使作品完整起來。背景和道具也是一件完整作品中應該考慮的部分,它具有靈活機動的特點,可以根據作品的需要自由的加以運用,不僅可以用來補充說明,或制造環境氛圍,甚至可以用來巧妙點題,在構圖上也經常被用來充實和平衡畫面,背景與主體的關系,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底—圖的關系,圖靠底才得以呈現,底不存在,圖也可能隨之消失,所以說背景對主體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高句麗早期壁畫中的舞踴墓的居家宴飲圖,在構圖上也非常有特點,表現的是高句麗貴族居家宴飲的情景,是畫在墓室的東壁上的,整個屋宇完整的展現出來,也就是畫面的重要背景。屋內共有六人,主體人物是男主人,在畫面居中的位置上,主體是我們構圖學教學中所學習構圖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體是一件造型藝術品中的主要形象,往往是造型藝術作品的重心所在,是視覺中心,也是畫面結構的中心。主體在畫面上的位置很重要,也有很多方法,此畫的構圖運用的就是中心位置法,在他的左側有兩位女性,也就是畫面的次要部分,應該是男主人的妻妾,早期高句麗貴族都是多妻制,并且妻妾同室飲食。所以基本表現居家宴飲的場景的壁畫,都是男主人居中,妻子靠近男主人,妾在妻子旁邊,要小于妻子。畫中男主人與妻妾所坐的位置,以及所擺放的幾案,器皿、食物等,這些道具在數量和位置上,都呈現了均衡、對稱的圖式。男主人面前有一個比例很小的侍從,正跪著聽從主人的吩咐,這種夸張的人物縮小法,是為了突出主人與侍從地位上的懸殊。整幅畫面對稱均衡,又不單調死板,恰當的運用了夸張的手法,運用人物大與小的對比關系,襯托出了高句麗貴族生活與平民生活之間的差距,并使畫面具有形式美感。
隨著高句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些貴族以及居住在這一區域的上層人物都在自己的墓葬中繪制彩色的壁畫,因此在高句麗晚期出現了以裝飾圖案為主的墓室,比如散蓮花墓、龜甲墓、桓仁將軍墓和環紋墓等。所用的圖案主要有蓮花、環紋、龜甲紋、蛙紋、王字、卷草紋。而蓮花圖案,又分為正視蓮花和側視蓮花兩種,比如散蓮花墓,畫在墓室主壁上的都是正視蓮花,畫在藻井上的都是側視蓮花。不管是正視蓮花還是側視蓮花,它們之間都是穿插排列的,排與排之間的蓮花錯位,形成斜向排列。還有桓仁將軍墓的墓室左右兩壁和后壁上的側視蓮花,這些蓮花圖案,在構圖上形成了重復圖式。在高校美術專業所學習的構圖學課程中,重復構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構圖形式結構。重復,是指相同或近似的圖案不間斷的連續排列的一種方式。形成的畫面會給人一種整齊美的感覺。簡單的說,重復構圖就是同一圖像的重復復制,在視覺上能夠起到不斷加強的刺激作用。因為同一圖像不斷反復的結果,會導致圖像給人的印象特別的深刻,有循環往復、一唱三嘆的特殊效應。而在桓仁將軍墓的藻井部分,畫的是變形的蓮花圖案和王字圖案,這種變形的蓮花圖案也有人叫變形蛙紋圖案,不論是蓮花圖案,還是王字圖案,這都是重復構圖中的基本形,基本形可以是一個圓點、一個方塊或一條線段,而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重復構圖的所有的裝飾圖案都是基本形??傊匝b飾圖案為主的壁畫部分,基本都是穿插交替排列的,都是一個圖案的不斷復制。重復的形式在我們當代的生活中也常常得到應用,例如軍事檢閱中的方隊表演,每行的人數相等,服裝一致,動作整齊,給人一種井然有序的美感,也許這種美感正是從古人的繪畫構圖中得來的。
本文對高句麗壁畫構圖實例進行分析,力求拓展學生的繪畫構圖思維,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繪畫構圖的特點及表現形式,并把這些構圖規律和構圖法則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