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炎炎夏日,真想學(xué)一回古人,搖著蒲扇,袒胸露背,坐著或半躺在樹蔭下,身旁有一股清流,淙淙潺潺地流過,這樣的時分,大概是可以神思物外,真正做一回屬于自己的山野田園之夢的。
提及樹蔭,熟知的《阿凡提買樹蔭》的故事,依然能給我們帶來許多人生的啟迪。炎熱的夏天,人們在巴依老爺家的樹下乘涼。他們快樂的情態(tài),讓巴依心生不悅。他眼珠子一轉(zhuǎn),打起了主意,要讓樹蔭下乘涼的人掏錢。路過的阿凡提聽到了巴依老爺說的話,有意捉弄一下這個貪婪的家伙,用一袋金幣買下了巴依的樹蔭。巴依拿金幣給老婆看,倆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阿凡提真是個傻子!但是從此之后,巴依老爺每天出門一踩上樹蔭,阿凡提就上前要錢,弄得他很煩。一天深夜,窗戶開了,樹蔭灑進屋內(nèi),一大群毛驢闖了進來,巴依老爺再也受不了啦,他只得心疼地用兩袋金幣買回了樹蔭。就這樣,智者阿凡提以他的智慧為窮苦百姓出了口惡氣,維護了他們正常的生活權(quán)利和最起碼的生存尊嚴。
大樹底下好乘涼。于人而言,在特定的時期,現(xiàn)實的樹蔭對人是一種庇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生前栽種有800株桑樹,加上薄田十五頃。在他看來,擁有這些,“子弟衣食,自有余饒”,就無須國家額外照顧了。諸葛亮這棵“大樹”,時刻不忘以清正廉潔的人格魅力影響和庇蔭自己的家人。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非常注重修整市容。他在柳江邊親手栽植了眾多柳樹,還在城西北隅種植了兩百余株黃柑樹。因為長期植樹種樹,他對樹的生長成活了然于胸,成了植樹種樹的行家里手。如今,柳江邊,一株株、一行行的柳樹,裊娜娉婷,隨風(fēng)起舞,青翠欲滴。可以說,柳宗元在任期間所栽種的樹木,帶給了柳州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默默地庇蔭著一代又一代柳州百姓的生活。智者所以成為智者,是因為在他的思維世界里,沒有短淺,只有長遠;沒有個體,只有眾生。智者的思維一旦形成,就像成材的大樹一樣,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足以蔭蔽大地,關(guān)照后世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