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琦
“我們全村都脫了貧,建設了光伏電站,成立了水稻加工廠,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哩!”康平縣二牛所口鎮西王村王前組村民張文忱對眼下的生活很滿意。
康平縣是遼寧省1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康平縣委高度重視,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縣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緊緊抓住黨的建設這條主線,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的戰斗堡壘,助力脫貧攻堅。
針對全縣16個軟弱渙散村,康平縣采取“一村一策”、因村施策的原則進行整頓,建立整頓臺賬,實行銷號制度。目前,全縣軟弱渙散村全部整頓到位。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康平縣注重把優秀人才吸納到貧困村黨組織,加大培養致富能人力度,全縣161個村黨組織書記中致富帶頭人占75%。兩年來,組織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回鄉創業能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達58次、6000多人,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貧隊伍”。創新實施村黨組織書記量化考核與星級化管理,將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要考核指標,2016年共評選出五星級村書記16名、四星級村書記22名,分別給予1萬元和5000元的績效補貼。
2014年11月3日,是沈陽市財政局駐村工作隊到沙金鄉沙金村報到的日子。工作隊隊長林聰強放下行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改變村里的貧窮面貌,我們決不回去。”從那天起,工作隊以村為家,一有時間就找村里的黨員干部談心,入戶了解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問題,找準工作突破口的同時,也凝聚了發展合力。
康平縣堅持將工作力量充實貧困村,重點選派了73支駐村工作隊到73個村開展扶貧工作,33名聯絡員到省市定點幫扶村開展溝通聯絡工作,共計1133名機關干部奔赴脫貧攻堅第一線,與貧困戶進行精準對接,實現了106個貧困村駐村工作全覆蓋。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縣各級駐村工作隊協調扶貧項目物資折合人民幣1750萬元。
2015年7月,在東升鄉東升村“兩委”班子的積極倡導下,村集體創辦了康平縣龍旭種植專業合作聯社,成立了合作聯社黨支部,打造了“黨組織+合作聯社+合作社+社員”的村集體增收架構,采取“保底收入+利潤分成”模式,大力推行土地流轉,種植綠色農產品。第一輪流轉土地3050畝,全村5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土地全部參與流轉,當年就實現全部脫貧。2016年12月27日,合作聯社召開分紅大會,發放“保底+分紅”資金244萬元,農戶每畝收益800元。“我和老伴兒都干不了重活兒。家里有10畝地,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后,我和老伴兒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打工收入1.6萬元,土地保底加分紅收入7920元。”村民孫井海喜滋滋地說。
目前,康平縣大力推行“黨組織+合作社+貧困戶”模式,2017年全縣共流轉土地73478畝,已帶動663戶貧困戶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