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汾酒集團將人事制度改革與機關作風建設掛鉤,建立了機關作風評比最后3名的單位和負責人行政降級的動態獎罰機制。這是汾酒集團人事改革繼銷售公司實行“組閣聘任制”、探索“能者上”之后,再次從集團層面的機關職能處室作風建設入手,目標直接鎖定為“庸者下、劣者汰”。
2017年以來,汾酒集團作為全省國企國資改革試點,在穩步推進新一輪改革中,直面人事制度改革這一痛點,先是在銷售公司力推“組閣聘任制”,為營銷政策“松綁”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動力。此次“后3名行政降級”的動態獎罰機制,遵循“先列規、后評比”原則,在集團層面先出臺處罰規定,然后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進行評比。
按照規定,汾酒集團所有機關處室每年均參與作風建設考核,由全體部門進行打分,排名最后3名的單位和負責人將被處以行政降低一級的處罰,如下一年度考核評比時繼續位居后3名則繼續降級。規定還相應明確了“進步條款”,即該單位如果在下一次評比中評價較高,則單位和個人可以恢復原先的行政級別。在“汾酒速度”已經形成的背景下,“后3名降級”這一動態化考評機制,既讓落后者知恥而后勇,又勉勵先進者保持清醒繼續奮進。
汾酒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針對性機制旨在解決改革中存在的壓力傳導不到位、政策落實不到位、溝通協調不到位等問題,有利于打破機關作風僵化局面,進一步提升機關部門的服務意識水平,為集團改革作出表率,帶動職工理解、支持改革,推動形成你追我趕的正能量、爭先創優的好氛圍,為汾酒改革實現“加速度”提供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