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現象級風口。日前,《陜西省2018年數字經濟工作要點》正式印發,提出以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助推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和流動經濟“三個經濟”發展,為陜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樞紐經濟:建設“一帶一路”網絡空間樞紐。實施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傳統基礎設施網絡化建設和數字化改造力度。同時,新建一批互聯網數據中心、超算中心和云計算平臺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并建設基于大數據的先進信息網絡支撐體系,形成集信息樞紐、數據樞紐、計算樞紐為一體的大樞紐格局。
門戶經濟: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大門戶。整體謀劃、統籌布局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門戶建設。助推西安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化大都市和信息門戶;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絲綢之路西安信息港。
流動經濟:大力發展以數據為核心的流動經濟。加快推進傳統行業尤其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體系建設。同時,通過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等,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培養數字人才,加強數字技能培訓等,保障各類要素加速流動。
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強調,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省情速遞
?4月16日,《湖北省工業經濟穩增長快轉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正式印發,提出將以強力推進工業企業技改轉型、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等“十個強力推進”為著力點,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4月19日,重慶市頒發首批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包括9個互聯網站、6個應用程序、1個論壇、20個公眾賬號。其中,重慶日報網站、APP報客戶端、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獲“身份證”。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廈門市“多規合一”投資項目審批涉及中介網上服務大廳全面投入使用,基本實現“多規合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全方位監管。截至目前,共有53類383家中介機構入駐,實現合同網簽58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