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頭條
按照中央部署,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今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目前,北京、上海、遼寧地方機構改革方案已經審議后正式上報中央審批,走在全國前列。
9月7日,北京市召開市委十二屆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機構改革方案(送審稿)》。方案強調,要健全市委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始終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政治主題,優化市級議事協調機構,強化市委工作部門歸口協調職能,加強黨政機構設置統籌。要構建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機構職能體系,緊緊抓住政府職能轉變這個關鍵,進一步發揮好北京科技、文化、人才優勢,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要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抓緊組建綜合執法隊伍。要理順市區關系,合理設置和配置各層級機構及其職能,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8月30日,上海市召開市委第十一屆第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草案)》。在上海市機構改革中,明確提出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深化機構改革的政治主題,從機構職能上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要把確保上下貫通作為深化機構改革的工作主線,在做好與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銜接以及中央機構職能基本對應的同時,結合超大城市特點,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完善具有上海特色的黨政機構職能體系。要把整體系統推進作為深化機構改革的重要方法,通過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群團工作體系等,推動各類機構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有序協同,構建起符合上海超大城市發展要求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基本框架。
改革備忘
▲8月29日,深圳市委深改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工商業用電降成本(2018—2020年)實施辦法》等文件。
▲8月27日,四川省委深改組會議審議了《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 8月24日,湖北省委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進全省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等文件。
▲8月22日,西安市委深改組會議審議國企改革、支持環大學產業帶發展有關方案,聽取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等情況匯報。
改革品牌
為解決行政審批中的“辦事難”問題,遼寧省去年12月印發《遼寧省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辦法》,在全國率先啟動編制全省統一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界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業主管部門責任主體、建立全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機構名錄庫、制定完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業規范標準和隨機抽查實施辦法、建設全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信息管理平臺等五項工作。
按照今年8月印發的《關于公布遼寧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的通知》,全省統一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涉及省市縣114項行政許可事項對應的153項中介服務事項,并明確20個中介服務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全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機構名錄庫。
與此同時,遼寧省還通過制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規范標準和隨機抽查實施辦法,并印發《關于制定完善中介服務行業規范標準和中介服務隨機抽查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辦理時限、工作流程、申報條件、收費標準。8月31日,遼寧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信息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開通。
改革思路
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需要,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繼去年下半年印發“實體經濟十條”“外資十條”后,廣東再次對現行措施進行修訂完善,“實體經濟新十條”“新外資十條”于近日陸續發布。
“實體經濟新十條” 計劃未來3年降成本超2000億元。其中,在加大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力度方面,對符合省產業政策、投資額50億元以上重大制造業項目,實行省直部門專員服務制。投資額100億元以上項目由廳級干部擔任專員,50億至100億元項目由處級干部擔任專員。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方面,屬于省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制造業項目,土地出讓底價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別對應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工業用地出讓最長年限為50年,根據企業意愿,工業企業可彈性年期出讓用地。
“新外資十條”中,財稅和土地政策是此次政策修訂的重點。在加大利用外資財政獎勵力度上,對在廣東設立的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和超過1000萬美元的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省財政按其當年實際外資金額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在強化用地保障方面,對實際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制造業外商投資項目用地和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自建辦公物業用地,由省市共同安排土地利用計劃指標。
省情速遞
▲9月4日,杭州市召開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跨部門統一管理工作部署會提出,將推廣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跨部門統一管理。
▲8月16日,廣東省發布《關于促進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的實施意見》,推出9條針對性政策,明確要進一步減輕小微工業企業上規負擔,以及強化融資、用地等。
▲近日,廣東省印發《關于全省村級黨組織巡察全覆蓋的指導意見》,把監督利劍直插最基層,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8月2日至3日,山東省召開全省新型城鎮化現場推進會透露,山東省將強化戶籍制度改革政策落實,全面取消城鎮落戶限制,年內實現進城落戶100萬人以上。
▲6月30日,重慶市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公共服務事項在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全市企業和群眾可在家辦理公共服務事項。
改革對策
屯留縣作為山西省首批10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縣之一,為搭建更好的農業綜合服務平臺、更為有效地整合優質資源、大力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效率,于2018年2月成立全國首家由農民合作社牽頭的縣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屯留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
屯留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統籌和整合基層農業服務資源,搭建集農資供應、技術指導、農機作業、農產品營銷等服務于一體的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集成應用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物質裝備,不斷提升綜合服務的集約化水平,為農業生產托管提供平臺和支撐。
自2017年實施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以來,屯留縣制定出臺《屯留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同時,管好用好財政補貼資金,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按照全縣東西部機械化作業差異,設置了“三套餐”“六服務”,積極探索從種到收“保姆式”全托管、“菜單式”半托管模式等,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屯留縣在10個鄉鎮開展試點,共簽訂托管服務土地面積51663畝。今年,屯留縣探索“全托管”服務模式50000余畝、服務農戶4000余戶,預計秋收前簽訂“半托管”服務土地面積將突破15萬畝,服務農戶將達到1.2萬余戶,累計服務農戶預計可達1.8萬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