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曄 朱筱
伴隨著國企改革大幕拉開,江蘇省國企國資改革不斷提速,近五年間省屬企業利潤年均增長達13.7%。2018年,江蘇將迎來國企國資改革窗口期,多項改革措施將進一步推進、突破,落地速度或超預期。
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曾因機制滯后導致活力不足、發展受限,困難重重,倒逼改革加速。2014年初,高投集團開始在二級管理公司層面開展內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經過四年改革,高投集團年均投資項目強度擴大了10倍,管理的基金業務擴大了10倍,管理規模達860億元;投資扶持了700多家創業企業,助力131家企業成功登陸境內外公開資本市場。
高投集團是江蘇國企國資改革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國企國資改革加速跡象明顯,國有企業效益不斷提高。2012年至2017年,江蘇省屬企業實現利潤從203億元增加到386億元,增長90.2%,年均增長達13.7%;省屬企業資產負債率從最高值71.2%下降到63%,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保持在年均110%左右。截至去年末,江蘇省、設區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8548億元。其中,省屬企業實現利潤386.81億元,同比增長15.28%,創歷史最好水平。
2018年,江蘇國資系統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全省國有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省屬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左右;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回報率進一步提升;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進一步提高;企業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下降,省屬企業整體負債率同比下降2%左右……
今年伊始,江蘇省國資委印發《關于省屬企業修編“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和制定創建一流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一號文”的形式要求省屬企業開展“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修編工作,并制定創建一流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旨在“結合形勢變化和自身實際,重新審視企業發展思路和舉措”。這為江蘇國企國資改革定下了“實”字當頭的基調。
同時,“一號文”中還制定了創建一流企業的三年行動計劃,本著“跳一跳夠得到”的原則設定創建一流企業目標,進一步明確了主業定位,要求將省屬企業所涉及的主營業務控制在三個以內,各主業之間或形成產業鏈,或互補促進。對于有條件的企業專注一到兩個領域,努力成為本行業、本領域的“領頭羊”。
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表示,主業一旦明確,必須加大內部重組整合力度,嚴格管控增量投資,堅決剎住非主業盲目投資。主業的增量投資也要防止投向中低端業務,把優質資源更多集聚到核心業務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上來。
2018年任務單中,江蘇省國資委明確了“瘦身”責任和目標,要求在2018年底前,將計劃內“僵尸企業”全部處置出清;在2020年底前,將各集團的“四類企業”與“三類參股投資”的數量,在2017年底的基礎上再減少80%以上。
所謂的“四類企業”是指停業、連續三年虧損、資不抵債、第四層級及以下的企業,而所謂的“三類參股企業”是指連續三年無收益、賬面價值300萬元以下、第四層級以下的參股投資。今年,江蘇省將加大對低效無效存量資產的清理整合力度,要確保在年底前將計劃內的“僵尸企業”全部出清。
未來,重組和上市依舊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實現方式。據悉,按照“企業有意愿、操作有條件、改革能示范、經驗可復制”的原則,江蘇目前遴選了9個企業(項目)擬納入全省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下一步,將確保各項試點任務落實到位,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發揮試點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