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戰略平臺獲批實施
★遼寧自貿試驗區
★沈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大連金普新區
★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京沈客專遼寧段
★紅沿河核電二期
★遼西北供水工程
★大連恒力石化
★大連英特爾存儲器
取消調整行政職權2231項;率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全省組建企業集團86家;新登記市場主體225.8萬戶,注冊企業54.5萬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展與江蘇、北京、上海對口合作。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興產業比重持續提升;現代服務業支撐能力增強;農業生產穩中調優。
公路總里程達 12.3萬公里;鐵路運營總里程達5833公里;主要河流水質逐步好轉;森林覆蓋率穩步提高;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6%和8.7%;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72萬人;貧困人口減少102萬人。
科教強省扎實推進;公共文化事業逐步發展;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圓滿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進展;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地區生產總值23942億元,比上年增長4.2%;地方財政總收入 4198.3億元,增長 9.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390.2億元,增長 8.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 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93元和13747元,分別增長6.4%和6.7%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4.4%;完成固定投資6445億元;工業用電量增長4.5%;鐵路貨運量增長9.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3807億元,增長2.9%;網絡銷售額增長 40%;外貿進出口總額6737億元,增長17.9%
取消調整 315項行政職權,實現在線申報、網上審批服務事項 323項;國有企業吸引各類資本 1027億元,國有資產利稅率超過20%;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出臺 199條支持政策,新登記注冊企業2.2萬戶。
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3.2%和5%
財政支出用于民生比重達 77%;新增就業 44.8萬人;高校畢業生省內就業率 80.6%;城鄉居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 6.7%和10%;實現25.3萬人脫貧,566個貧困村銷號;供暖期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4%;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達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