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一覽】
鎖龍溝村位于調兵山市曉南鎮西北部,北臨調兵山市區,距調兵山市中心1公里。全村轄4個自然屯,現有耕地面積3500畝,農戶972戶,3143人,黨員94名。2017年,鎖龍溝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45萬余元,集體資產累計超過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745元。幾年來,鎖龍溝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鄉村試點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遼寧省文明村”“遼寧省環境優美村”等稱號,村黨總支榮獲“遼寧省‘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等多項稱號。
【發展歷程】
鎖龍溝村以前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村莊,村里干部群眾思維守舊,“等、靠、要”思想嚴重,2004年以前負債達110萬元,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2004年,鎖龍溝村“兩委”班子順利完成了換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堅持以“經濟強村、發展惠民”為總體思路,從盤活村集體資源興建企業到發揮區位優勢,發展商貿物流、溝域經濟,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業并駕齊驅、獨具特色的富民強村之路,實現了由“負債村”到“億元村”的華麗轉身。
2004年,鐵煤集團熱電廠建成投產,急需排放灰渣場地。鎖龍溝村“兩委”班子積極與熱電廠洽談合作,最終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利用80畝集體土地建設灰渣排放場,每年可為村里帶來收益60萬元左右。2005年,村“兩委”班子抓住城市重心南移和南工業園區建設的機會,利用村集體土地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先后引進了鑫豐礦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雙燕物流城等8家企業落戶,吸引了通用理想城、隆悅府等高檔住宅小區項目。這些項目累計占用村集體土地2000余畝。按照政策規定,鎖龍溝村集體獲得土地補償款2000余萬元,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積累了“第一桶金”。
2007年,隨著調兵山城市向南發展步伐的加快,鎖龍溝村“兩委”班子再次把握住機遇,多方籌措資金5500萬元,開發建設了占地62畝、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的農貿批發零售商城。市場建成后,村里采取租售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將部分門市出售,收回前期投資;一方面將剩余的市場攤位和門市作為“自留地”進行“活水養魚”,通過租賃的方式保證村集體年年有收益。現在的鎖龍溝農貿批發零售商城內,汽車維修、精品陶瓷、高檔家具等店鋪一應俱全,蔬菜水果批發業務已輻射到周邊法庫、康平等地,成為拉動城市向南發展的強力“引擎”。2017年,村集體獲得租金收益達到了35萬元。2015年,有了一定資本積累的鎖龍溝村,又對原來抵押給銀行的磚廠動起了“心思”,在償還了銀行150萬元貸款后將磚廠收回。在嫁接改造項目時,村“兩委”班子發現新型建材行業前景廣闊,便投資3000萬元,興建了占地100畝的鎖那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廢棄的煤矸石生產空心磚等新型建材。公司采取入股經營的方式,其中村集體占股70%。由于工藝新穎、環保節能、營銷得當,投產以來,產品供不應求,2017年公司營業額達到了170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120萬元,成為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又一支柱產業。
第二、第三產業發展起來了,村“兩委”班子又盤算著如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齊頭并進。2016年,村里依托毗鄰市區的區位優勢,注冊成立了“大自然綠色有機蔬果生態園”,并投資1000萬元,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15棟,每棟大棚有效利用面積達1300平方米,主要用于綠色無公害蔬菜、水果種植。為了提高溫室大棚的科技含量,村“兩委”班子積極與省農科院對接,引進新技術和新品種。現在,溫室大棚的溫度、濕度、施肥全部實現電腦控制,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品質。為了擴大生態園的經濟效益,村里還積極培育以生態觀光、采摘和“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鄉村旅游業,并聘請職業經理人,對鄉村旅游項目進行包裝、策劃和組織實施。2017年5月,成功舉辦了“鎖龍溝首屆大自然油桃采摘節”,吸引周邊市民3000余人前來觀光旅游、采摘和體驗農耕。據粗略計算,2017年,生態園為村集體創造經濟效益達3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村民致富增收。在村“兩委”班子的倡導下,在優惠政策的支持和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下,東部平原地區的農戶探索發展設施農業,種植裸地菜、棚菜等;西部山區的農戶探索開發南果梨、葡萄、榛子等精品林果產業;南部地區的村民則探索發展肉雞、奶牛、肉牛羊等特色飼養業。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引領下,鎖龍溝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組合拳”越打越漂亮,村民增收顯著,部分村民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讓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村百姓是村“兩委”班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最終目標。十多年來,村里把集體經濟收入的絕大部分投入到村級各項事業建設之中。整治村屯環境,為每戶村民門前放置生活垃圾回收箱,并建立長效保潔機制,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和集中統一處理;美化綠化村屯環境,主要街道兩側美化綠化率達到100%,硬化路面實現了戶戶通;村民喝上了免費的自來水。自2010年開始,為村民繳納新農合醫療保險金累計金額達110余萬元;為學齡兒童發放交通補貼,為新考入大學的學生發放獎學金,累計金額達20余萬元。2012年,村里又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內部現代化電教設備一應俱全,可容納280余人同時學習培訓。圖書閱覽室藏書達5萬余冊,健身中心和羽毛球館免費向村民開放。村里還拿出900多萬元,為60歲以上的老人辦理了養老保險。自2013年開始,村里為8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生活補助金,為村里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鎖龍溝村的群眾都感慨地說:“住在鎖龍溝村,吃水不花錢,健身不花錢,小孩上學有獎勵,老人年齡大了有補貼,這日子過得真是比城里人還好啊!”
【案例點評】
縱觀鎖龍溝村的發展歷程,主要體現為三個特點。一是發揮區位優勢是前提。隨著調兵山城市發展重心南移,城郊村的區位優勢越來越明顯。區位優勢決定其發展走向,企業、村集體、村民三方受益。二是凸顯“能人引領”效應是關鍵。在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能人的帶動引領作用非常關鍵。在鎖龍溝村的發展中,村書記敢闖、敢做、敢為人先的魄力,村“兩委”班子勇于開拓、敢于實踐的作為,在發展集體經濟上的“大手筆”和良好成效讓群眾信服,引領群眾致富。三是惠澤民生是根本。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的根本目的是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鎖龍溝村把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解決群眾的生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民生工程上,體現在為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基礎設施上,在贏得群眾的廣泛贊譽和擁護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