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稷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王德謀
聚焦五個導向
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是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深化黨建工作規律認識,堅持實踐創新、與時俱進,就基層組織建設提出的新目標、新舉措,是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是聚焦“政治”導向,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提升組織力。黨的十九大旗幟鮮明提出“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這就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擁護服從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稷山縣始終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靈魂”和“根基”。將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加強黨建講政治的重要內容來抓,專門出臺《中共稷山縣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的行動方案》,確保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領導。緊盯薄弱環節整改,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堅持統一文書規范、一月一重點,嚴格督查指導,推進“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落實,持續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系統梳理后稷農耕、廉政、紅色等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精神內涵,重點打造黨建文化長廊、黨建文化廣場、黨建文化大院、黨建文化街道,確保了黨的旗幟在后稷大地高高飄揚。
二是聚焦“責任”導向,在壓實黨建工作責任中提升組織力。習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這就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必須狠抓黨建工作責任落實,真正做到組織“不放手”、主要領導“不甩手”、班子成員“不縮手”、紀委“不松手”。稷山全縣上下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理念,不斷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向深處扎根、向實處落地。層層制定黨建工作要點及任務分解意見,逐級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對重點黨建工作,實行臺賬式、項目化管理,使“軟指標”變成“硬任務”。全面推行定期匯報、分析研判、縣鄉黨委成員和組工干部包聯指導示范點以及基層黨建“月通報、季點評、年評比”督查落實暨集中督導評查制度,推動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協調、行業系統具體指導,有關單位齊抓共管。出臺黨的建設“兩個走在前”考核辦法,全面落實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持續加大結果問責力度,2018年先后對146名不合格黨員進行限期整改,對10名黨組織書記進行提醒函詢,真正讓不重視、干不好的臉紅心急坐不住。實踐告訴我們,黨的組織力是把黨的主張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把黨組織的意圖轉變為各類組織參與黨建工作的具體舉措。只要層層壓實黨建責任,全面從嚴治黨就會更加嚴緊硬,組織力就會不斷提升。
三是聚焦“基層”導向,在創新支部堡壘建設中提升組織力。習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要抓實基層支部”。這就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必須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不斷建強戰斗堡壘。稷山縣把“三基建設”作為創新支部堡壘建設的重要載體,強力推進工作落實。堅持“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戰斗堡壘作用發揮”,率先開展各領域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不斷優化“一目錄三手冊”內容,規范運行效能建設8項制度,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基礎工作達標驗收全面鋪開。細化14種通用能力、56種專業能力標準,搭建學習平臺,建立評價體系,基本能力全面提升。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傾斜,2018年“三基建設”經費投入3640萬元,組織保障不斷強化。深入實施“北斗星”暨黨建工作“龍虎品牌建設”和“黨徽閃耀”計劃,全面落實“黨建+民意”“黨建+扶貧”“黨建+產業”三個聯動黨建工作機制,黨建工作品牌效應更加顯現。實踐證明,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只有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才能促進組織力不斷提升。
四是聚焦“基礎”導向,在從嚴黨員教育管理中提升組織力。習總書記強調,“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工程。”這就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必須找準切入點,切實提高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稷山縣專門實施“黨徽閃耀”計劃,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堅持政治標準,進一步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干部,縣直單位全部配齊專職組織委員和黨建辦主任。嚴把政治關口,層層建立發展黨員工作臺賬,統一印制程序審核要點和文書規范參考,堅持部門聯審和黨組織政審相結合,黨委負責和組織部抽查管理相結合,不斷提高發展黨員質量,2018年上半年已發展黨員97名。緊盯政治教育,堅持將重溫入黨誓詞作為第一課、系列講話和黨章黨規作為必修課、理論測試作為必須議程,將黨組織設置在班小組,大力推進“普通黨員進黨校”、農村干部素質提升“萬人計劃”、“村官講習所”以及“后稷講壇”專題培訓開展,不斷強化黨員黨性修養和政治理論素養。突出政治關愛,縣財政列支黨內激勵關懷資金20萬元,緊盯困難黨員管理短板,探索建立“一清三管五有”正向激勵關心關愛工作機制,切實讓所有困難黨員感受到了黨的溫暖,生產生活不斷改善提升。突出政治激勵,堅持分類指導,持續分領域開展萬名黨員建功稷山十大主題實踐活動,尤其是所有黨員主動佩戴黨徽、亮明身份,切實促進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實踐告訴我們,黨員是推動黨和國家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只要著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各方面的力量就會不斷凝聚起來,組織力就會不斷提升。
五是聚焦“實績”導向,在推動各項事業發展中提升組織力。習總書記要求“要著力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成果轉化為促進黨的事業發展的持續動力,把廣大黨員干部的精氣神引導到改革發展上來。” 這就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必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以黨的建設引領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稷山縣按照黨的建設“兩個走在前”總要求和“五看”選人用人機制等具體要求,全面實行重點工作公開承諾制,全縣98家單位均在大會上進行了公開承諾,促進工作高效落實;大力開展“三問四比”等系列活動,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重點在“三個發展計劃”、脫貧攻堅、信訪維穩一線選干部、用干部,2017年共調整干部6批134人,極大地激發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2017年稷山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全部穩步增長,尤其是事關縣情民生的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兩項指標增幅分別達到14.1%和16.3%,今年一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