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津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尚勤學
針對農村部分群眾在操辦紅白喜事時大辦宴席之風出現的反彈現象,為進一步發揮農村紅白理事會作用,河津市紀委監委不久前組織民政等相關部門深入全市9個鄉鎮(街道)和部分村,對農村紅白理事會隊伍現狀、規章制度建設、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為下一步制定針對性措施,改進紅白事宜,進一步破除陳規陋習、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思路和翔實依據。
河津市轄2個街道、2個鎮、5個鄉,148個行政村,共有農村人口310558人,農村黨員8757人,村“兩委”干部1016 人。2013年,河津市農廉辦下發《關于進一步對全市農村辦理紅白事宜進行改革和規范的指導性意見》后,全市148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并結合各自實際,以推進農村紅白事改革為著力點,進行了大膽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各村都結合實際制定了標準。2013年以來,根據河農廉發【2013】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對全市農村辦理紅白事宜進行改革和規范的指導性意見》,全市148個行政村都結合實際,通過村規民約或紅白理事會章程,對紅白事辦理桌數、宴請標準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并將相關制度張貼公布在村委會辦公地點顯著位置大力宣傳。同時,在禮金方面,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村民之間的禮尚往來,根據地域特色和經濟狀況不同,都有約定成俗的標準范圍。
二是各村都不同程度地對繁瑣程序進行精簡。2013年以前,由于在程序上沒有明確限制,各村都存在紅白事特別是喪事辦理時間過長、程序過多,既費力又費時,既耗人又耗錢,群眾心中有怨言卻又無可奈何的現狀。據統計,改革前最多村的喪事程序達到21項,現在最少的村6項,平均精減幅度12項,平均精減比例57%;紅事改革前最多14項,改革后最少的村5項,平均精減幅度5項,平均精減比例41%。通過簡化程序,既節約了時間,也降低了事主開支,避免了鋪張浪費。
三是在實踐中提煉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為了確保紅白理事會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能夠落實到位,有的村建立了公益食堂,引導本村居民辦理紅白事宜一律在公益食堂設席宴請,村里只象征性地收取必要的水、電、餐具損耗費,既減輕了群眾負擔,方便了群眾辦事,也通過實行統一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宴請標準和席數。有的村還通過加強對一條龍服務隊的管理,禁止一條龍服務隊超桌數、超標準經營,堵住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源頭。
四是初步起到了減輕群眾負擔的經濟效果和移風易俗的社會效果。通過控制桌數、簡化程序、設定席面標準上限,使群眾辦理紅白事宜的花銷和支出有效降低。經統計分析,2013年紅事開支占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的115%,白事為98%;2017年,這兩項分別成為95%和74%,未剔除物價上漲成本,紅事、白事開支分別降低了20個百分點、24個百分點。通過對“喜事新辦、喪事簡辦”觀念的大力宣傳倡導,一些陳規陋習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
五是廣大群眾對紅白理事會的認同感明顯提升。從2013年至今,河津市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部門未收到一起反映紅白理事會的信訪舉報或不良反響。紅白理事會的權威逐步提高,有部分村的紅白理事會,在對宴請規模進行把關的同時,還對食材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食品安全,讓事主過得安心,群眾吃得放心。由于考慮全面,因此廣大群眾對紅白理事會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的自覺執行力明顯增強。
雖然各村在紅白事規范和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從整體工作推進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影響和制約著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亟待加以解決。
一是在組織領導上出現了空檔。強有力的領導是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根本保障。過去,規范農村辦理紅白事宜工作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農廉辦牽頭負責對該項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農廉辦撤銷以后,單靠民政部門去協調制約,力度明顯減弱,各級領導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有所弱化,一些規章制度的執行主要靠各村紅白理事會的自覺行動和村主干的思想認識。
二是在制定標準上彈性較大。有的村紅白事標準控制在50桌以內,有的控制在80桌以內;有的宴請標準控制在200元以內,有的控制在300元以內,等等,雖然各村有各村的實際情況,但戶看戶,村看村,彈性較大,不利于整體工作的推動。
三是在執行標準上有松動跡象。由于近幾年對農村紅白理事會作用發揮情況指導和檢查少,一些理事會成員思想上有松懈情緒,對執行標準監管不嚴,采取措施不力,大操大辦歪風在個別村出現“反彈”“回潮”現象。
四是在改革力度上出現停步不前現象。推進農村紅白事改革,革除舊習、移風易俗,是一個長期堅持、不斷深化的過程,大多數村在改革上停留在原有的標準和水平,僅限于控制宴請桌數和標準,被動地應付和執行。對存在的一些陳規舊俗,不愿再出臺新的辦法和措施,甚至對一些不良習氣,比如不文明鬧婚、鬧洞房等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簡化,與建設文明鄉村還有很大差距。
五是在一些深層次問題上思路辦法不多。在對如何進一步推進和深化紅白事改革壓縮彈性空間,進一步引導群眾移風易俗、革除陋習,進一步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上,主動思考少。比如在一些偏遠山村,群眾辦理紅白事先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辦幾天就辦幾天,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帶有明顯的封建陋習,但相應的治理對策少。對一些影響農村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比如婚嫁“天價”彩禮問題,結婚要在城里買房、買車等。盡管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但各村紅白理事會包括村干部,不能積極應對,缺乏正面倡導引導的能力和信心。
推進紅白事改革,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必須放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加強基層黨建的高度來認識、來謀劃,既要著力抓好農村紅白理事會隊伍建設,進一步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也要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為確保改革工作深入推進,在全市廣大鄉村進一步推動形成文明、節儉辦事新風尚,有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市委將制定規范紅白事改革的新的指導意見,要求各鄉鎮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合理設定標準上限,要求各村根據新指導意見的精神,結合當前存在的問題,修改完善符合本村實際的紅白事章程,在辦事程序、辦事標準、辦事規模等方面進行再壓縮、再細化,徹底擠壓水分和空間。同時要求各村將新修訂的規章制度報本鄉鎮(街道)黨(工)委統一審核把關后,由鄉鎮(街道)黨(工)委裝訂成冊,于4月中旬前報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備案。
二是加強宣傳引導。要求各村盡快將紅白事章程張貼在本村醒目位置,同時通過村廣播、村務公開欄、發放宣傳冊等多種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紅白事辦理新標準、新要求,確保家喻戶曉。要求新聞宣傳部門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村移風易俗帶來的新變化,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思想共識。從5月份開始,確保各村嚴格按照新的紅白事章程辦理本村紅白事宜。
三是樹立推廣典型。要求每個鄉鎮(街道)確定1-2個典型村,在制定紅白事章程上堅持高標準,在移風易俗上大刀闊斧改革,在紅白理事會作用發揮上充分保障,確保選樹的典型村能夠起到真正的示范引導作用。4月底前,各鄉鎮(街道)將選樹的典型村相關情況上報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對選樹的典型村紅白事宜辦理情況,要求各鄉鎮(街道)明確專人監督落實,并將辦事情況及時向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報告,同時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要聯合進行抽查,對經檢驗綜合效果明顯的村,將在全市進行引導推廣。
四是層層明確責任。要求各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原則上由村“兩委”成員兼任,作為第一責任人,對紅白事辦理情況履行日常監管職責。各村“兩委”主干對執行紅白事章程情況進行認真審核把關,對履職不力的紅白理事會成員及時進行調整,對工作中的具體問題要親自協調解決。同時要求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明確一名副職負責,對本鄉鎮(街道)紅白理事會作用發揮、綜合治理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也將明確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對貫徹落實本意見情況進行協調指導。
五是嚴格責任追究。明確要求全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農村操辦紅白事宜時,除遵守有關規定外,一定要入鄉隨俗,帶頭執行新指導性意見。各村“兩委”干部及黨員必須帶頭嚴格執行本村紅白理事會章程,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市紀委監委將通過明察暗訪、定期不定期抽查、電話隨訪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有超標準、超規?;蜃兿喑瑯藴?、超規模操辦紅白事宜,紅白理事會工作履職不力,本村陳規陋習嚴重,大操大辦歪風“反彈”回潮,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的,嚴格按照責任劃分進行層層追究,確保意見精神不折不扣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