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陽泉市紀委監委信訪室高度重視群眾來訪接待工作,從五個環節積極與來訪群眾進行溝通,踐行 “三心”要求,讓自己“多用心”“多動嘴”,讓群眾“少抱怨”“少跑路”,在理解互信中化解涉紀信訪難題。
“一溝通”,溝通好問題性質和管轄問題。對來訪的群眾,首先幫助其判斷所舉報控告的問題性質,是否屬于紀檢監察機關管轄。如果不屬于紀檢監察機關管轄,要指導群眾找有權管轄機關解決,對群眾訴苦要耐心傾聽,做好心理疏導。
“二溝通”,溝通好舉報細節和辦理流程。對屬于紀檢監察機關管轄的問題,要根據信訪人提供的信訪舉報材料或口頭訴說,認真逐項登記在案,對細節問題要認真詢問,為執紀監督部門后續調查問題打好基礎。登記好后,告知其信訪舉報流程和時限,囑咐其耐心等待處理結果。
“三溝通”,溝通好辦理進度和辦理情況。對在信訪問題受理后,信訪人經常打電話或來訪詢問辦理情況的,要及時告知其信訪件辦理進展,解釋相關紀律法規問題,安撫其焦躁急切的情緒。對涉及調查問題的,安排信訪人與調查人員及時全面溝通,雙方密切協調配合,完成好信訪問題的調查核實工作。
“四溝通”,溝通好結果反饋和后續措施。及時預約信訪人見面,調查人員和信訪人面對面反饋辦理結果,要細心釋紀說理,認真解答群眾疑問,幫助其接受辦理結果。對信訪人不接受辦理結果的,調查人員和信訪干部要積極聽取信訪人意見,認真做好心理安撫工作,把握其真實訴求和思想,耐心商議研究后續信訪問題化解的措施。
“五溝通”,溝通好重復信訪和纏訪問題。對信訪人不滿意紀檢監察機關處理結果和化解措施,反復就一個問題上訪的,安排熟悉其信訪問題的固定人員專門接訪,必要時預約委領導接訪,根據情況“帶案下訪”,嚴格按照專門化解方案的統一思路開展接訪工作,實時把握信訪人的思想和心理變化,堅持思想說服工作層層遞進、步步深入,與多方位化解措施有機配合,堅決避免矛盾激化,在理解、互信中化解涉紀信訪難題。
(陽泉市紀委監委)
為使全縣機關干部開展紀律作風集中整頓取得實效,交城縣紀委監委采取三項措施強化監督檢查,推動全縣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
一是嚴明工作紀律。打鐵必須自身硬,縣紀委監委要求全縣紀檢監察干部要嚴于律己,做好遵守紀律的表率。在開展督查工作中,要嚴明工作紀律,管好自己的“嘴”,不該吃的堅決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
二是強化督查問責。縣紀委監委堅持把督查問責作為加強干部紀律作風建設的重要手段,加大查處力度,嚴格責任追究,對違反紀律作風有關規定的堅決果斷處理,決不能姑息遷就,決不搞“下不為例”,特別是對頂風違紀、屢禁不止、情節惡劣的人和事,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并公開曝光,向全社會釋放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強烈信號。
三是加強總結推廣。縣紀委監委組建十個督導組,要求各督導組每個階段及時向縣紀委作風紀律整頓督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督查情況。認真總結整頓活動中好的經驗和做法,抓住影響全縣干部紀律作風的關鍵問題,建立一批簡明易行、管用有效的制度,形成改進作風、提升效能的長效機制,把紀律作風整頓成果固化為制度機制,推進紀律作風建設長效化。
(王新斌)
祁縣紀委監委通過“一本一書一日志”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一本”,即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程記錄本。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讓履行主體責任工作有痕、落實有力、倒查有據,祁縣縣委、縣紀委監委編印了《祁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程記錄本》,發放至全縣800余名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手中,全程記錄一年來每位領導干部的履責情況,真正做到一事一記、隨做隨記、全程留痕、有據可查,切實推動了責任有效落實,真正實現了履責有依據、有記錄、可追溯。
“一書”,即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責任書。祁縣縣委、縣紀委監委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傳導壓力,帶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層層簽訂責任書、層層開展約談,切實推動各級黨員干部壓力上肩,責任生根。截至目前,全縣有96個單位召開了黨風廉政建設暨反腐敗工作動員會,簽訂責任書533份,開展廉政約談1302人次。
“一日志”,即派駐紀檢監察組工作日志。為加強縣紀委監委加強對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的管理,隨時掌握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履責情況,督促各派駐紀檢監察組做到事事有計劃、事事有安排、事事有回音,縣紀委監委共向全縣30名派駐紀檢監察干部發放了《工作日志》,要求每位派駐紀檢監察干部每日登記其工作內容、工作總結、疑難問題處理、次日工作安排等,督促各派駐紀檢監察干部切實把監督責任落深落細落到實處。
(祁縣紀委監委)
聞喜縣紀委監委嚴格落實“建好賬、強督辦、嚴銷賬”三步法規范涉紀信訪舉報辦理流程,突出和強化信訪舉報件動態管理,為執紀監督監察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建好臺賬。對紀檢監察業務受理范圍內的檢控類舉報件,按照上級轉辦、本委受理兩類分別建立臺賬。在呈送領導審批舉報件的同時呈送擬辦意見臺賬,明確審批時間及內容。在領導審閱批示后,以科室、單位分別建立轉辦登記臺賬,相關人員領取時,逐件確認簽字。每月末,建立各室、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轉辦分臺賬,并送相關人員核對確認并簽字。同時,建立鄉科級干部、涉及扶貧領域和涉黑舉報件等專項臺賬。通過規范建立各類臺賬,進一步實現對涉紀信訪舉報件的規范化受理和轉辦,確保去向明了、全程留痕、有跡可查。
二是強化督辦。在信訪舉報件轉辦相關單位辦理后,適時進行跟蹤督辦,了解舉報件辦理情況,特別是針對重要信訪舉報件,適時開展專項督辦。日常工作中,通過電話督促、現場詢問、微信提醒等方式督促辦理進度。根據回報情況,實時掌握和匯總信訪件辦理情況,并不定期對轉辦件數、未結件數、辦結件數和辦結未上報資料等情況進行集中通報、集中督辦。對經過督辦,仍不能按期辦結的,經分管領導批準,下發督辦函,由相關辦理人員做出解釋和說明,同時督促其在規定時間內辦結并上報結果。通過多種方式督辦,確保轉辦的信訪舉報及時迅速得到處置,做到件件有落實、件件有結果。
三是嚴格銷賬。在信訪舉報件辦理結束后,要求相關科室、單位按照規定將結案材料上報縣紀委監委信訪室,做到辦結一件,上報一件。信訪室通過“審形式、審內容、審結果、查臺賬、查資料、查反饋”的“三審三查”方式,對上報的結案材料進行嚴格審核。審核無誤后予以銷賬,將結果錄入相關臺賬并附結案材料歸檔,以備查考。最后,將辦理結果錄入信訪管理系統進行系統銷賬。
(聞紀宣)
萬柏林區紀委監委把落實“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作為隊伍建設的要求,采取四項措施,著力打造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黨性教育,鑄黨魂。每季度由委領導輪流上黨課,圍繞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黨性教育,不斷提升全系統人員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從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努力打造一支講政治的“鐵軍”。
化零為整,充好電。利用每周五集中學習日,將支部學習與業務學習有機融合,不斷濃厚“想學習、善學習”的良好氛圍,全力打造學習型機關,督促所有紀檢監察干部盡快學懂弄通憲法修正案和監察法等理論和業務知識,努力打造一支愛學習的“鐵軍”。
跟班輪訓,重實戰。為提高年輕紀檢干部的業務水平,開展跟班輪訓活動,組織鄉街、派駐紀檢干部到區紀委跟班學習,每次跟班輪訓為期三個月,力爭讓所有紀檢人員都能全面發展,努力打造一支本領高強的“鐵軍”。
重規守則,守底線。教育全區紀檢監察干部牢固樹立“執紀者必先守紀、監督者更受監督”意識,始終把自覺主動接受監督當做一種習慣,以謙卑、寬容的心態歡迎監督,以開放、務實的行動接受監督,學會在“聚光燈”“顯微鏡”下行使權力、履職盡責,努力打造一支守規矩的“鐵軍”。
(萬柏林區紀委監委)
為進一步促進巡察整改落實見效,芮城縣委務實重行、創新手段,三重談話編織“密網”,確保整改壓力層層傳導,整改責任級級夯實,整改任務件件落實。
一是以談心為抓手,推動壓實巡察整改責任。芮城縣通過“捆綁責任”的方式明確了縣級分管領導對分管領域和單位的巡察整改責任,要求縣級分管領導要全程參與被巡察單位的巡察整改落實工作,適時與整改單位負責人進行談心談話,指導制定加快巡察整改的具體措施,協調解決影響整改的具體問題,確保整改任務清淤見底,不留死角。
二是以提醒為警示,促進巡察整改成果提升。巡察辦對巡察發現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提出初步處置建議。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對問題較多或矛盾集中的單位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通過提醒談話,使被巡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得到警示的同時幫助其端正態度、認識問題、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推動工作,促進巡察整改成果整體提升。
三是以約談為動力,增強巡察整改政治自覺。芮城縣委將約談作為落實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促進巡察整改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縣委書記與被巡察單位分管縣級領導,縣級領導與被巡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雙重約談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層層靠實責任,督促整改單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加壓奮進,主動作為,強力推進巡察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帖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