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者、文人都有書齋,書齋起名林林總總,氣象萬千,但也有一些十分怪誕有趣。
當代著名哲學家張岱年之兄張申府,其書齋名叫“名女人許羅齋”。這名很怪誕,不解釋無人懂。
“名”指“名學”,即邏輯之一門。他于1927年曾把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羅素的弟子)的《邏輯哲學論》譯成中文,書名即取“名理論”。“女”指《列女傳》,他個人對此書有偏愛。“人”指三國時期劉劭寫的《人物志》,這是一本他平生最為推崇的書。“許”是“贊許”之意。“羅”即西方著名哲學家羅素。
著名畫家申石伽的畫室名叫“泛珠室”,是為紀念他早逝的小女兒而起的名。原來在20世紀40年代,他的愛女小畹喜歡畫菊,七歲時畫一秋菊,申老贊不絕口,惜一年后即病逝。申老悲痛之余即將畫室取名“泛珠室”,以作紀念,并將此畫精裱后珍藏,從此也不再畫菊。
當代著名作家駱賓基在1979年驚聞與他一起工作過的朋友周鋼鳴在廣州逝世。是夜,夜闌人靜,又聞大雁的悲鳴,他感而賦詩云:“嶺南失戰(zhàn)友,悲坐小陽臺。今宵月如水,夜靜雁聲哀。”自此,駱賓基即以“夜聞雁鳴齋”為書室名。
著名畫家李苦禪的書齋名叫“遺諸齋”。他早年生活艱辛,半工半讀,靠晚間拉洋車來維持生計。他怕遺漏太多的學習機會。后來,為提醒自己時刻珍惜時間,遂取“遺諸齋”室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