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于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0億美元的關稅。幾小時后,中國商務部便發布聲明進行反擊——對美國進口水果、豬肉、葡萄酒等商品征收30億美元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一直是中美經貿關系的焦點。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宣布美國將回歸到一個極簡的原則:美國政府的首要義務是本國的公民。一年來,美國的貿易保護傾向明顯加重,貿易保護政策不斷升級,先后對太陽能板、大型洗衣機、鋼鐵和鋁產品征收高額進口關稅。作為一項競選承諾,特朗普反復強調要扭轉中美之間所謂1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并將中國定性為“戰略競爭對手”。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特朗普在強調“美國優先”的同時,再次表達了對當前貿易體系的不滿,并強調要努力改革貿易體系,以促使廣泛共享的繁榮和獎勵,讓守規矩的人都能獲益。同時,特朗普一再聲稱,美國是做生意的地方,到美國去現在是最好的時期。這一切都表明,美國就是要通過貿易保護政策重振美國制造業,扭轉美國貿易逆差,實現“讓美國再偉大”的戰略目標。換句話說,特朗普不是在打普通的貿易戰,而是試圖改變美國同中國及世界各國打交道的方式。
外界分析,特朗普此次執意挑起中美貿易戰,針對的主要是《中國制造2025》中的高科技產業,意在全面制衡中國。直接目的在于以中美貿易嚴重失衡為借口迫使中國進一步對美開放市場,重演1980年代美日貿易戰以遏制中國復興。
根據中方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2758億美元,占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65.3%;而據美方統計,2017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3752億美元,占美國貨物貿易逆差的46.3%,高于排第二位至第九位的八個國家之和(44%)。
【鏈 接】
中國以30億回擊美國600億,偏軟了嗎?
3月26日,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接受《新聞1+1》欄目采訪時表示,這個30億很好,表明中國的一個態度,很堅定也很理智。送出了很強烈的信號,美國人的信號是我要跟你打,中國的信號是我不怕跟你打。中國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急于把事情升級,留下空間繼續討論和妥協。
資料來源: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整理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美雙方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相互依存度高,一旦一方發動貿易戰,將會是兩敗俱傷。貿易戰或將引發貨幣戰,一旦導致這樣的后果,貿易與貨幣戰接踵而至,將對世界經濟帶來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為災難性的后果。從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巴黎協定》到著手重新談判并威脅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再
全球化退潮是中國經濟必須直面的問題到阻止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任命新成員,美國政府過去一年來的國際行為可以被解讀為對合作性均衡的偏離,有可能滑向各方皆輸的“囚徒困境”。雖然很多“美國優先”政策的支持者認為,美國不應對外承擔過多的責任,但這與“囚徒困境”中單方面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動一樣,最終損傷的是整體利益,形成兩敗俱傷的“納什均衡”。如果其他國家因此不再與美國合作,國際制度將有可能開始崩潰,共同利益會逐漸消失,“美國優先”將會變成“所有人最后”。因此,美國政府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在談判桌上實現利益最大化,“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并不是其想要的結果。3月27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Twitter發布的推文就稱:美國與很多國家都在進行貿易談判,這些國家多年來一直沒有公平地對待美國。最終,將皆大歡喜,這才是他想要的。
中國已多次表明“不愿打貿易戰”的態度,3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時,希望雙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貿易戰。“中國不愿意打貿易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但中國也不怕貿易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表述已經非常明確。如果中美打貿易戰,中國可以選擇在大豆、玉米和豬肉等農產品領域集中精準有效反擊,包括業界所稱的“鐵銹帶”等,都是美國貿易戰的“七寸”。特朗普能夠贏得大選,很大程度就是依靠農業州的支持率。中方將關稅矛頭對準農產品,具有“點穴”效果。
中美貿易戰短期未必全面開打,甚至有可能在最后時刻按下“暫停鍵”。但如果不可避免,那也將是一場“史詩級”的貿易戰。有專家甚至認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大國崛起,如果經濟戰免不了,跟特朗普奉陪打一場史詩級貿易戰,從長期看恐怕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同時,這一次中國恰恰要讓他吃些苦頭,打打他的威風。一旦中美貿易戰最后被認定為特朗普栽的一個大跟頭,它將會變成整個美國的一個政治教訓,會讓美方在今后很長時間里死了同中國打貿易戰的這條心。對于各地特別是廣東、江蘇、上海等出口大省而言,要化挑戰為機遇,做好應對貿易戰的準備工作。第一,保持戰略定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以十分的定力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通過提振內需并有針對性地發展新興產業來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第二,積極擴大進口,增強消費。出口的快速增加將造成越來越多的貿易不平衡發展,因此,應在做好進出口平衡的同時,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優化進口結構。據悉,相關部門正在起草《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的指導意見》,有望在近期發布。同時,進一步增強國內消費,創新流通、擴大消費、增加有效供給。第三,制定多種保障舉措,應對貿易戰可能帶來的經營困難、員工待崗、物價波動等,把損失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