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以整省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目標的山西,正按照全域打造、全產業鏈開發,實施“一減五增”特色興農行動,即兩年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350萬畝,發展雜糧、鮮干果、蔬菜、中藥材、飼草作物。在這一背景下,2018年1月,由山西省扶貧辦外資辦公室實施的亞行在中國的首個農業包容性商業試點項目也正式啟動。
山西包容性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是首個使用主權貸款,支持中小農企試行包容性商業機制,為貧困人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亞行貸款項目。項目通過區域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包容性商業孵化和農業全產業鏈建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穩定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主要特點是,引入包容性商業模式,通過建立和完善精準的帶貧減貧機制,將貧困人口納入產業鏈中,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引入農業價值鏈分析方法,通過對價值鏈各個環節及上下游合作方之間的關聯性分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帶動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項目實施后,通過打造和強化畜禽養殖、干鮮果、小雜糧、食用菌、中藥材、蔬菜、冷鏈物流等7類特色農業產業鏈,可直接帶動原料供應和養殖戶約4.5萬戶,間接帶動農戶參與項目上下游約7.2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