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樂樂
初夏的一個夜晚,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陽街道觀背村陰雨綿綿,平日里熙攘的村子一片寂靜。然而就在此時,村里一間狹窄的會議室內卻燈火通明,100多位來自各鎮街的基層黨員干部正在這里加班“充電”。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開辦“黨員夜校”一直是一個優良傳統。尤其在革命時期,黨員們利用夜間空余時間集中學習,成為增強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載體。如今,隨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博羅縣率先在全市開辦起“黨員夜校”和“講習所”,讓黨的十九大精神落了地、生了根。
“走,上‘黨員夜校’去!”兩個小時前,57歲的志愿者孫伍有接到通知,晚上羅陽街道的“黨員夜校”將再次在村里開課。她扒了幾口飯,趕忙招呼村里的黨員干部準時參加,并匆匆前往會議室布置會場。
晚上7點半,博羅縣委黨校校長張小明來到會場。作為主講人,他今天將給大家講授題為《學習新黨章實踐新黨章》的專題黨課。一入課堂,他多少有點驚訝,課堂已經坐滿了人。還有一些聽課者已經排至門口,這讓孫伍有不得不又從樓下搬來20余張凳子。
“基層黨員干部大多來自農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是很高,白天工作又很忙,但就是這樣一個群體反而更有學習的欲望。”通過兩個小時的授課交流,張小明發現,學員們都十分認真,還時不時做筆記,他把聲音又提高了幾度:“大家聽著有意思,我講起來自然更起勁。”
在會議室一角,已經半頭白發的孫伍有邊聽邊做筆記。大家有目共睹的是,“黨員夜校”開辦幾期以來,孫伍有總是那個聽課最認真的人。甚至有人還開她玩笑:“一把年紀不在家帶孫子,還想考大學啊?”孫伍有總是笑笑不作聲,但她心里每每都會問道:“難道老了就不學習了嗎?”
很多人并不知道,初中沒畢業的孫伍有已是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了。自從患了癌癥以后,她更加懂得時不我待、常學常樂的意義。2014年,此前一直做家庭主婦的孫伍有主動加入博羅縣“手有余香志愿者協會”,這為她原本單調的生活增加了新的色彩。
“每天我都是協會最早去開門的那一個,白天做志愿服務,助殘、慰問孤寡老人、做志愿導游,別人都說我不像快60歲的人。”孫伍有說,由于年紀大了,很多新知識跟不上,現在村里辦起了“黨員夜校”,不僅有黨課,還有技能課,這讓她作為一名黨員更加有了責任感,做志愿活動也更游刃有余。
觀背村黨支部書記鄭國雄也是每期“黨員夜校”的“上進生”。黨課開始前幾分鐘,他才發現自己忘了戴黨徽,于是趕緊一路小跑回家,把黨徽端端正正地別在胸前,然后氣喘吁吁地跑進課堂坐下。
鄭國雄解釋,戴黨徽一直是全縣開展黨政活動的要求,既然是“黨員夜校”,就要有黨員的形象,“觀背村是‘黨員夜校’的試點,我又是黨支部書記,當然要起帶頭作用”。
對于鄭國雄來說,上“黨員夜校”并非走走形式,而是扎扎實實學到東西。這幾年,觀背村因打造“文化部落”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村、新農村示范村。去年,鄭國雄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剛剛走馬上任,他坦言自己壓力很大:“觀背村名氣起來后,未來怎么發展還是個難題,大家期望值高,我身上背負的責任就更重了。”
“黨員夜校”恰恰給鄭國雄送來了新思路。前不久,觀背村“黨員夜校”開設了一堂“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課。“課上講到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不正是觀背村未來發展的方向嗎?”鄭國雄上完課后想了好幾天,在跟村黨支部黨員和村民多次交流后,他腦中“蹦”出了在村里打造一條鄉村旅游美食街的想法。
這個想法得到了村里的黨員和村民的一致同意,這也讓鄭國雄意識到:“鄉村要振興,沒思路沒知識可不行,我們這些基層黨員干部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領頭人,我們如果都不學習不提高,農村就談不上更好地發展。”
“由于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參差不齊,我們在開講黨課時也盡可能生動接地氣。”羅陽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志華說,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羅陽、公莊等不少鎮街的“黨員夜校”相繼開辦,為了把夜校辦出成效,這些鎮街還專門聘請了黨校、高校等的專家授課,篩選了100多個課程系統教學,專家講課也都是深入淺出,結合基層工作實際,課堂上不僅老師講,也讓基層黨員干部們談,反響很熱烈。
不僅如此,在村一級,各地還開辦起“講習所”,定期組織村“第一書記”、法制副主任及致富帶頭人等,深入田間地頭,舉辦講習活動,以提高村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
如今,“黨員夜校”和“講習所”的開辦給越來越多的基層黨員干部帶來了新的精神面貌。觀背村黨支部委員王春娣坦言,平日里對政治理論和時事了解十分欠缺,通過學習黨章,讓她更加體會到作為黨員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前段時間,觀背村要建“公益書吧”,需要占用王春娣家的老房子,王春娣就反復做丈夫的工作,還把從“黨員夜校”學到的知識一遍一遍地講給丈夫聽,最終丈夫同意她騰出老房子。“‘公益書吧’是為了孩子,對我們自己、對全村都是好事,我是黨員,如果我都不帶頭,以后村里謀發展,就沒人愿意主動出力作貢獻了,黨員不僅要在思想上,更要在行動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曾在村里工作多年的黃斌與妻子是一對黨員夫妻檔。2016年,他與妻子選擇圍繞鄉村文化建設進行創業。當時,觀背村正在打造“壁畫村”,于是他和妻子便發揮所長,主動為觀背村“增色添彩”。如今,這對黨員夫妻也成了“黨員夜校”的常客,常常一起學習“充電”,一起探索振興鄉村文化的路子。
令黃斌感觸頗深的是,他從“黨員夜校”的鄉村振興課程中獲益良多,而在農村工作多年的經歷,也讓他和妻子更加堅定了扎根農村的信念:“我們熱愛農村,更相信農村未來的發展,希望帶領更多的村民一起建設美麗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