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醫院主任醫師 李國安
在臨床中,常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物后,會出現一些不適癥狀,如低血糖、胃腸道反應、皮疹、肝腎損害等問題。究其原因,常是不甚了解降糖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藥物發生不良反應時,不能夠及時應對和就醫,往往貽誤病情。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患者只有全面了解藥物的性能,不但要知道其治療原理和用法,還需要了解其不良反應,才能夠做到合理用藥,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療效,同時避免并遏制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損害。下面談談常用降糖藥物的不良反應。
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藥物有磺脲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4大類。可以明確地說,目前,所有的口服降糖藥、注射用的胰島素都具有降糖作用,但同時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每位糖尿病患者在服藥前,一定要了解其不良反應。為此,現將常用的4種降糖藥物的不良反應分述如下:
1.磺脲類:常用的磺脲類降糖藥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喹酮等。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有皮疹、過敏反應、白細胞減少等。對同時患有重癥心血管病者、合并有嚴重感染、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大手術、懷孕及分娩或伴有肝腎功能不全者,均不宜服用此類降糖藥物,應當改用其他種類的口服降糖藥;另外,用藥劑量過大或同時應用增強磺脲類降糖作用的藥物,均可誘發低血糖,尤其多見于肝腎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應當注意避免。
2.雙胍類:常用的雙胍類降糖藥有二甲雙胍、苯乙雙胍等,主要不良反應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反酸等胃腸道反應,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有乳酸酸中毒、營養不良性貧血,這種不良反應雖然罕見,但是后果嚴重。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患者和重度感染、高熱、創傷、手術、慢性營養不良、消瘦者不宜服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常用的此類降糖藥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常見不良反應有腹脹,甚至腹瀉,與磺脲類、二甲雙胍或胰島素合用時可發生低血糖。一旦發生低血糖,只能夠口服葡萄糖或靜脈注射,口服其他糖類無效。有嚴重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慢性胰腺炎、惡性腫瘤者禁用,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最好不用。
4.胰島素增敏劑:常用的胰島素增敏劑包括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常見不良反應是水腫、貧血、心力衰竭,不適用于3、4級心功能不全者。此外,還可以引起肝功能異常,有活動性肝臟疾病及氨基轉移酶高者禁用。當糖尿病急性并發癥時,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患者禁用,水腫患者應當慎用本類藥物。

另外,除了上述的口服降糖藥物外,還有其他的口服降糖藥,如非磺脲類藥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也和磺脲類藥物一樣,屬于促進胰島素分泌劑,在應用時同樣需要了解其治療作用及不良反應。即使是注射給藥的胰島素也是如此,胰島素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低血糖,其他還有局部過敏反應、脂肪營養不良等。為此提醒糖尿病患者,就目前而言,降糖藥物是需要終身應用的,所以,必須重視藥物的不良反應,一定要做到無論發生什么情況和問題,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