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涌
6月底,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恭房小區的居民們迎來了他們盼望多年的一件喜事,5號樓、6號樓加裝的兩部電梯竣工,投入使用;與此同時,半淞園路街道中南小區18號樓項目也即將完成審批。這是黃浦區居民在區政府相關部門支持下自我加裝電梯工程的“破冰之旅”,此項民生工程受到了區人大常委會的全程關注,處處活躍著區人大代表的身影。
三件代表建議聚焦加裝電梯
黃浦區是居住人口密集,老齡化、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區之一,很多居住在多層住宅中的老人,因沒有電梯,下樓困難,生活不便,“懸空老人”現象越來越普遍。
去年,部分區人大代表將老年居民群眾迫切要求加裝電梯這一期盼帶到了區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孟國慶、孫求生、鐘赤兵等代表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在老居民大樓加裝電梯工作的建議》等三份建議。區人大常委會通過各種形式,與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開展溝通,有效監督了區人大代表建議的辦理過程,并結合大調研和“積極探索推進城市更新微改造”調研課題,以及區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區政府進一步推進本區住宅物業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對區房管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多次走訪。區人大對區房管、建管、規土、市場監管等部門提出,要進一步簡化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審批流程,制作面向居民群眾、簡明清晰的《加裝電梯指導手冊》,得到了區房管局等部門的積極響應。
主動擔當作為形成多方合力
年初,區人大常委會屠奇敏副主任帶隊赴南京、揚州調研城市更新微改造,期間專程赴南京市住宅小區學習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經驗,并多次帶隊到黃浦區老舊小區調研。區人大城建環保委多次會同街工委對恭房小區、中南小區項目開展實地調研,積極聯系街道及區政府部門協調解決;多次組織有加裝電梯意愿的小區居民赴外區成功加裝電梯的小區現場學習參觀;建立工作微信群,暢通居民向人大反映情況、交流信息的渠道。
代表們熱心參與,積極建言,反復做好各方工作。區人大代表、半淞園路街道人大工委委員、雙菱電梯公司董事長孫求生冒高溫赴外區加裝電梯的項目現場調研學習,不求商業利潤,主動承接加裝項目;區人大代表、震旦教育集團董事長張沈說服集團基金會,把恭房小區加裝電梯項目涉及的綠化改造工程在基金會中進行立項支出,減少居民與建設方的溝通環節,降低居民負擔;76歲高齡的區人大代表、區人大城建環保委委員、原煤炭科學研究院給排水高級工程師孟國慶代表專門參加赴南京市住宅小區的考察,認真勘測調研,提出很多積極有效的建議;區人大代表、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顧定望積極牽頭、反復協調,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為中南小區加梯項目中調整8平方米綠地的審批工作多次與區規土、綠化部門聯系,提出異地增加20平方米綠地面積的方案,推動審批快速、順利通過。
規范加梯流程造福“懸空老人”
目前,區房管局牽頭,區規土局、區建管委、區市場監督局積極簡化工作流程,編制了《黃浦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流程圖》,用圖表形式方便居民及相關部門了解加裝電梯的整個實施流程;制作了《黃浦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服務指南及安裝問答》宣傳折頁,發放至區內各居委會,主動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加梯工作的指導和幫助。三件代表建議的答復,代表們均表示滿意,兩部電梯的落成并投入使用,居民們特別是老年居民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