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迅速發展,網絡上出現了大批自媒體人,其中有人以正義使者的身份出現,身披正義的鎧甲,卻以虛假的輿論誘導民眾,利用受眾賺得盆滿缽滿。
還記得秦火火“7.23”造謠甬溫線特大鐵路事件。秦火火在事故發生后,利用賠償金問題蓄意生事,造謠中國人和外國人的賠償金額相差甚大,更在微博中謊稱事故后我方向意大利籍乘客賠償3000萬歐元。此條微博一經發布,便引起人們的憤怒。據秦火火稱,微博發布后他迅速增粉1500名,微博轉發量高達1。2萬次。此后,嘗到造謠甜頭的秦火火便一發不可收拾,不但利用謠言繼續攻擊鐵道部,還將矛頭對準了紅十字會,以及羅援將軍、張海迪、楊瀾等名人,甚至已故的雷鋒。秦火火造謠的方法就是添油加醋、夸大事實、捕風捉影。秦火火一案帶來的影響極其惡劣,后經公訴機關認定,秦火火的行為觸犯了刑法第246條、第293條,應當以誹謗罪、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隨即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了處置。
近期更有自稱“青年時事評論家”的陳杰人一案,更被大家關注。據公安機關初步查明,陳杰人本人伙同他人,以營利為目的,使用網絡發帖炒作、刪帖等手段,從中非法牟利。這伙人大量搜集、歪曲、夸大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負面信息,以在網上曝光、負面炒作相要挾,大肆進行敲詐勒索,獲取巨額資金和非法財產。其團伙成員多次冒用領導親屬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招搖撞騙。落網的陳杰人說,“看見一篇文章,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要被網絡偽君子蒙蔽雙眼”“我濫用自己的網絡影響力,辜負了粉絲的信任,以貌似公平正義的文字,欺騙網友、欺騙人民”。
此類事件的發生,網絡平臺也應擔負一定的責任,平臺也應加大監管力度,配合網絡新規定共同完善網絡環境。針對此現象,2017年6月國家出臺了有關網絡的新的法律法規,大批披著虛假外衣的知名自媒體被封,網絡環境得以改善,但依然有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活躍在網上,散布謠言。那么在網絡的大潮中,相關方面該如何積極正向地引導民眾?
首先,作為大的網絡平臺應該對行業內發布的內容加強審查和管理,起到行業示范作用。對于成長型的平臺要加強自身自律。
其次,網絡的大V們要傳播正能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正確的互聯網傳播,帶動影響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再次,網絡作家要清醒意識到其本人及其作品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主動參與塑造和提升國民世界觀、價值觀,提倡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使作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果主流媒體是發動機,自媒體就是推動器。互聯網界的媒體平臺和行業大咖都要不斷思考,加強自律,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不斷規范自己和企業的行為,傳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更好促進個人健康成長和企業健康發展。同時,更應發揮媒體行業的專業力量,傳播有意義、有價值的正能量,從而為和諧社會營造健康、清凈、文明的互聯網環境,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