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繼青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確實,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就先來看一看如今我們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付出和要求吧:絕大部分家長都會在孩子的擇校問題上想盡辦法,為孩子找好學校;絕大部分家長周六周日也不放過自己的孩子,在校外幫孩子報一大堆學習課程,如奧數、英語、思維訓練或藝體技能類的培訓。總之,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么,高壓之下,孩子們的實際情況怎樣呢?——絕大部分孩子感到學業壓力大,部分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有的甚至厭學、產生抑郁情緒;孩子除了學習,其他方面都很欠缺,特別是在行為規范上。
好的家庭教育,其實就是你為孩子擇的一所好的家教學校,一所優質的學校;而不理性、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其實就是一所大家都不認可的普通學校甚至是一所應該被差評的學校。
好的家庭會對孩子全面關心,注重孩子全面發展,會激發孩子的潛能,使之變得更加優秀。而很大一部分家長在長期面對孩子的升學、考試的重壓之下,變得很不理性,只關注學習關注成績,忽略了孩子其他健康成長中需要的重要方面,比如:思想的引導、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等等。
如何來加強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促進與幫助?我認為,一是要營造家庭成員之間和諧良好的家庭教育大環境。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父母對別人有禮貌的家庭,孩子也會彬彬有禮;父母孝順長輩的,孩子也懂得孝敬長輩。相反,父母一直吵鬧不和的,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也會比較暴躁,父母言語不文明的,孩子也會爆粗口。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影子會折射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實際情況,有句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多為孩子考慮,努力營造和諧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為孩子的未來創設條件。
二是父母要加強學習,多增強自身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積累。有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幫助,因為在其成長的道路上,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問題產生,所以家長要不斷學習和充實,為孩子的每一個重要時期作好準備。
三是家校聯手,家長、老師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今教育倡導大環境大氛圍,所以家校聯手,共同來對孩子加強各方面的教育很有必要。學校德育部門對孩子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跟家庭教育中的行為規矩教育是一致的。
學校是實施孩子基礎教育的場所,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也是可以讓廣大家長學習借鑒的,特別是一些教育專家、研究人員的經驗對家長來說是很好的啟發。教育主管部門現在也越來越重視家校聯手、家校互動方面的工作,重視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范圍內的作用和影響力。所以有些學校會針對一年級新生家長開展為期一年的家長學校,每月開設一次家庭教育的講座,讓一年級家長了解現代教育理念和實質,提供教育教學信息,教會家長基本的、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分析具體案例,剖析其中的問題所在,為家長提供借鑒。
教育趨勢正在不斷往好的方面發展,學校、家長、孩子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也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如果你還是一味追求分數,讓孩子在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的苦海中沉浮,那你的孩子將慢慢跟時代發展脫節,后續的發展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我認為,我們要把眼光放遠、心態放平,尊重孩子發展的規律,為孩子營造健康、快樂、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