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隨著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學校育人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多元化激發課堂教學的生命潛力,讓課堂充滿創新活力已經成為教育研究的主流。小學美術課堂開展“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讓“用開放的美術課堂為學生激活生命的張力”的教學思想得到充分的落實。
一、用開放的課堂為師生營造和諧愉快的的學習氣氛
“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拉近師生感情的距離,增強師生共同合作交流和民主討論的機會,用開放的心態為師生雙邊活動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因此,教師需要走進學生,關注學生,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用自己的心胸包容學生的過錯,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樂意同老師一起參與美術實踐活動。教師需要厚重自己的人文情懷并給予兒童創作更多的保護和激勵。小學美術教學需要老師立足兒童身心特點建構自己的教學方案,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貼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開展教學工作,創設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春風化雨般的氣氛中激發興趣或創新的動力。教師評價需要避免個人喜好,從專業的角度進行鼓勵激發,讓學生感到來自老師的愛心鼓勵,幫助各色各樣的學生發展自己。
二、用開放的教學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自主發展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性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設置教學環節,要相機巧妙設疑置問,創設問題教學情境,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臺,拓展自由生動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公、欣賞著、模仿者、創造者,使自己成為教學的參與者、引領者、表演者。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感受到輕松愉悅,能夠更多地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自主發展的機會。
比如,教學“希望的田野”時,首先用音視頻文件播放歌曲“我們的田野”,讓學生在聆聽歌曲優美的旋律時,欣賞田野的風光美景,使學生被無邊的田野、肥沃的土地、秀美的山川、爛漫的桃花……學生在欣賞完音視頻文件以后,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感,學生暢所欲言,說自己看到了美景、聞到了花香、想到了爺爺的勞動等等畫面。在這樣的情境下,用投影出示一個空曠遼闊的鄉村田野畫面,引導孩子們用自己的畫筆將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想畫出來,也可以用自己的小剪刀剪出自己的理想畫面,粘貼成自己的作品。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熱情洋溢地進行創作,爭先恐后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并搶著展示自己的創作。
三、用開放的課堂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表現空間
信息時代和課程改革的迅速發展,是小學美術教學在教材的選擇、創作的空間、教學的組織形式等方面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上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讓小學生有了自主選擇自我發展的機遇和平臺,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和特長采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表現自我,讓自己的優勢得到表現和張揚。比如,教學《小小紙船》時,為了給學生再現立體的美術感知場景,讓學生在生動的生活場景中感受到遮擋的美感,使孩子們能夠集中注意力觀察遮擋和表現遮擋,我精心準備了教學課件和方案。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遮擋的畫面,讓學生觀察并說說自己的觀感。接著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說說身邊的美術現象。然后出示可以表現遮擋現象的方式,像繪畫、手工、泥塑等形式都可以很好的表現遮擋的藝術美感。正是因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學生的興趣得到很好的激發,產生了創作自信,進而通過自己的剪、畫、貼、塑等各種方式,使人從中體會到學生對美術創作的濃厚興趣和美好愿望。
四、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拓展藝術的視野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的有機融合,讓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并通過電腦網絡、收集資料、參觀訪問等方式進行教學,改進學生多元汲取和適應時代的美術觀念,讓小學生的美術思維向更高更深層級發展。比如,教學《魅力江南》時,我安排學生利用各種信息收取渠道做好預習工作,廣泛收集關于江南美景的信息資料,學生便會利用網絡、智能手機、電視、音視頻文件、畫冊、郵票等方式完成相關任務。課中進行交流學習時,學生會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資料呈現的方式非常豐富,畫冊、文字、圖片、卡片、手機相冊等等形式讓我驚嘆不已。
五、用開放的課堂為學生創設自由評價自我表現的舞臺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非常重要,也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師需要用包容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尊重、溫暖、情誼。情感的滿足是一種學習的巨大動力。教學中,學生最喜歡得到老師的夸獎和激勵,老師需要學會夸孩子,讓孩子不斷享受到成功的喜歡和滿足的快感。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成功給予實事求是的肯定,進而提出提出美好的期望,激發其更上一層樓。同時要鼓勵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大膽想象合理創作,讓孩子們在自評互評中互學共進,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審美等方面的能力。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需要高度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激活學生自主創作的個性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教師需要 不斷豐富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在多元評價中更多地表現自我,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自主探究自我發展,從而不斷張揚生命的活力。